古代汉语字典

查字
古代汉语“着”字释义:
zhuó
<动>附着。
  《游黄山记》:“每至手足无可~处,澄源必先登垂接。”
<动>穿着。
  《木兰诗》:“脱我战时袍,~我旧时裳。”
<名>穿戴的东西。
  《桃花源记》:“男女衣~,悉如外人。”
<动>击中。
  《陈州粜米》:“恰便似轰雷~顶。”
<动>用。
  《高祖还乡》:“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手扶。”
<动>使;派。
  《窦娥冤》:“从今以后,~这楚州亢旱三年。”
<动>叫,表示命令语气。
  《陈州粜米》:“我~你休言语。”
zháo
<动>遭到;受到。
  陆游《卜算子·咏梅》:“已是黄昏独自愁,更~风和雨。”
<介>被。
  袁去华《雨中花》:“两鬓青青,尽~吴霜偷换。”
<形>合适;恰当。
  王道父《道父山歌》:“种田不收一年辛,取妇不~一生贫。”
zhāo
<名>比喻计策。
  《水浒传》:“三十六~,走为上~。”
zhé
<助>紧接动词后,表示动作状态的延续。
  关汉卿《沉醉东风》:“手执~饯行杯,眼阁~别离泪。”
“着”文言词语释义:

【着处】处处。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