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有文化味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14

语文版书法教材特别邀请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总督学柳斌和我国书法界泰斗欧阳中石任顾问,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欧阳启名任主编,并组织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各方专家参与编写。他们的意见和指导是保证教材质量的关键,也是教材受到师生广泛好评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编写者,他们对教材有着更深入透彻的理解,他们的观点有助于教师准确理解教材和学生简便高效学习。他们认为语文版书法教材——

柳 斌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总督学,真语文系列活动总顾问,语文版书法教材顾问):
中小学课程一直很多,学生负担很重。中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弘扬祖国传统文化义不容辞。写好字也是让其一生受益的技能。因此,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是为了提高国民汉字识认和书写的水平,语文版《书法》教材的编写也是以此为主旨,注重打好学生的写字基础。
语文版《书法》教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希望教材减少知识的传授,增加练习的比重。也希望语文出版社拓展出版空间,不单单在教材上下功夫,也为大众诵读和大众书写活动多提供有文化含量的小册子,出版一系列类似口袋书这样的适合诵读、适合提笔写字、便于携带的产品。

欧阳中石
(著名书法教育家、语文版书法教材顾问):
小学生学习汉字,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和认识的方法,摸清汉字的认知规律。汉字认知规律可以概括为“以形状物、以物相因、组合会意、化和成文”。例如,认识一个“木”字,举一反三,和“木”相关的很多字,就可以记住了。语文版书法教材便注重书法教育与汉字认知相结合,这样学生既学了字又写了字,一举两得。
我建议初学者用《等慈寺碑》作为范帖。因为它在风格上承上启下,代表了楷书从魏碑向唐楷的过渡,还有行书的笔意。语文版《书法》(3-6年级)选用了《等慈寺碑》作为范帖,并根据中小学认知水平和汉字认知理论悉心选择范字,在书写指导上做了创造性的处理。既符合我国目前中小学书法教师匮乏、专业水平不高的实际,还方便了教学。

欧阳启名
(首都师范大学中小学书法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语文版书法教材主编):
国家提倡从中小学开始就开展书法教育、开设书法课,对于书法文化传承十分有利。我们在编写《书法》教材时,重视融入中国书法文化和道德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文化熏陶,养成良好品格。具体而言,前面提及在识字中渗透汉字文化是一个方面——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辅助识字,也是想通过教材,让学生接触到中国源远流长的汉字文化精髓。通过渗透书法历史、相关知识、书家事迹也是一方面,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国有如此精深的书法文化,由此激发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提升文化素养。可以说,这不仅是一部书法学习用书,也是一本很“有文化”的书、“育人”的书。

赵 宏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博士、语文版书法教材副主编):
书法是中国真正的国粹,书法与社会发展的历史同步,我们的学生如果能在学习历史的同时,兼能学习、欣赏历代的名家巨迹与名人手泽,甚至以此为突破点,以点带面地学习历史,似更易感受历史的真实与亲切,而不是死记历史的名词与条文。
我们在编写中小学书法教材时,就试图努力体现以上几个方面的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仅锻炼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对精微操作的把握能力,还对我们国家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以及优美的文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对书法艺术的热爱,能担当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