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经》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15

明代文征明的小楷为人称道,当时有“小楷名海内”之誉。文征明(1490-1559年),原名壁,字征明,后改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文征明精于小楷,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对此,明代谢古抗称赞说:“古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瘦偏肥之病,犹然不免。至国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俱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他用“八面观音,色相俱足”来赞许文征明的小楷书法,可见文征明小楷的精工。

《离骚经》是其小楷的代表作。《离骚经》是一幅格调古雅、法度严谨而又富有个性的小楷佳构。通观整幅作品,小楷每字不足1厘米见方,然而一笔不苟,结构紧凑,行款整齐,秀美之中不乏骨力,法度谨严而绝不呆板,这正是文征明技高他人一筹之处。

与赵子昂小楷结字缜密、用笔俊逸秀丽不同,《离骚经》结字疏朗,常以点代画,开阔了间架结构中的空白之处,达到了密处见疏的艺术效果,故其体势虽茂密,用笔劲挺,但并无局促拘谨之感。在结体安排上,《离骚经》字势多呈欹侧之势,如“陬”“离”“既”“踵”等字通过点画或偏旁部首在位置和角度上的微妙变化,寓险绝于平正之中。这样处理,不但结构灵活、多变,避免板滞,同时也可产生笔势,使行气更加流畅。《离骚经》虽然是以界格书就,由于书者善于处理字与字之间的关系,或大或小,或长或短,或正或斜,行气贯注,故而通篇清丽俊秀,骨力遒健,和谐自然,令观者有赏心悦目之感。

(选自语文版高中书法教材《书法艺术》)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