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清代书画家、政治家。清代学者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诸城刘文清书法,论者譬之黄钟、大吕之音,清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贤之大成也。 和明代以来传统帖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刘墉的书法不追求一般学帖者习惯的流畅婉丽或纵肆跳宕,而是以丰腴浑厚的点画、率意松散的结字和浓重的墨色,成功地营造出一种雍容、静谧甚至还带有一些慵怠落拓之相的美感。有评曰:近日所

2014-11-14

简牍曾经是文字书写的主要载体。依质地不同而区分,竹质称为简,木质称为牍。一般来说,竹简每片写一行,木牍每片写数行。用绳子将数十篇简牍连缀起来便成一卷。韦编三绝的来历即和这种形式的书有直接关系。从春秋到魏晋都使用简牍,文字形态涵盖古文、篆、隶、行、草等多种字体。 颠张醉素 颠张醉素是对唐代两位草书大家张旭和怀素的统称。二人性格洒脱狂放,草书变幻不羁,故后世将二人合称为颠张醉素。 张旭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为人豁达大度,甚至有些狂放不羁。张旭与李白、贺知章相友善,杜甫将之列入饮中八仙。有记载说他经常喝

2014-11-14

装裱是保护、美化书画的技术,又称装潢、装池、装褙。装裱一般分为托裱画心、镶覆、砑装三个步骤,即先用纸托裱在书画作品的背后,再用绫、绢、纸等镶边,用覆褙纸覆褙,干透后砑磨平展,安装地轴、天杆,或装镜框。 就书法而言,书写时是在一张较薄的宣纸上,单张宣纸不容易平整,也不易于展示和保存。人们在作品背后增加覆背纸,并在四边增加保护边,有些还在两端加装杆和轴,从而形成一件相对完整的艺术品。书画经装裱后更加美观,便于观赏收藏,残破了也能修补完整。装裱与幅式关系紧密。装裱的形式非常多,大体可以分为挂轴、手卷、

2014-11-14

文房四宝 文房即书房,文房四宝指笔、墨、纸、砚四种文具。湖笔、徽墨、宣纸、端砚是文房四宝中的上品。旧时文人几乎时时处处离不开文房四宝,正如陆游诗句所说: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除了这四宝,文房用具还有笔筒、笔洗、镇纸、笔架、印泥、印章等。 (选自语文出版社小学书法教材三年级下册) 笔架笔洗镇纸 笔架、笔洗和镇纸都是较为常用的文房器具。 笔架又叫笔格笔搁,即架笔之物,多为山形。将毛笔放在笔架上,可以避免毛笔污损他物。笔洗是指用来盛水洗笔的器皿。镇纸是指写字作画时用来压纸的东西,也称镇尺、压

2014-11-14

章法即布局,是把一个一个的单字组合成整体的方法。 正文    正文为整幅书法作品最核心的部分,要做到字距行距合理、通篇大小适当、行气贯通始终。 印章 印章分为名章和闲章。名章盖在下款作者名字的下面或者左侧,大小要略小于落款的字,印章内容为作者的姓名、字号等。闲章则较为随意,通常表现作者的性情趣味,通常钤盖在印文正文的右上侧,称为引首章,也可以盖在其他地方作补白。 落款 落款分为上款和下款。上款的书写内容通常为作品的赠予对象,一般写在正文的右上侧;下款的内容通常是正文出处、作者姓名、书写时间和地点

2014-11-14

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合称四大名砚。 端石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南斧柯山西麓端溪一带。肇庆古称端州,此处石料制成的砚台称为端砚。端石中的佳品长年浸于水中,温润如玉,制成端砚,涩不伤毫,滑不拒墨,被推为群砚之首。 歙砚产于江西省婺源县与安徽省歙县交界的龙尾山一带。歙砚石质优良,有坚、润、柔、健、细、腻、洁、美八德。 洮砚因产于甘肃省临潭县洮河而得名。材料产于深水之中,非常难得。石质细密晶莹,石纹如丝,似浪滚云涌,清丽动人。 澄泥砚是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精工烧制而成。其造型朴实无华,佳品比石砚还

2014-11-14

张旭,字伯高,一字季明,汉族,唐朝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其草书与当时的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诗亦别具一格,以七绝见长,与贺知章、张若虚、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传世书迹有《肚痛帖》《古诗四帖》等。 据记载,张旭有一次见到公主与担夫在羊肠小道上相遇,各不相让,僵持了一阵后,又相互闪避着走了过去。这本是一件平常的小事,张旭却从中领悟到书法结构布白和偏旁组合应进退、参差有致的道理。 这就是担夫争道这一典故的由来。它的意思是,在狭窄的空间书写

2014-11-14

考古学家曾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一处原始社会遗址中,发现一套陶器彩绘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砚。此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有数块黑色颜料。很显然,这是早期用于研磨颜料的砚。这方砚台的实际寿命已超过五千年。 汉砚质地以石为主,尚未出现专用砚材,圆饼形和平板形最为常见。东汉砚的盖顶和足部多以鸟兽圆雕作装饰,厚朴古拙而不失生动。东汉后期,人工墨日趋成熟,墨锭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磨杵渐渐消失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瓷业渐兴,出现了瓷砚,多为青瓷;以瓷土为胎,外施青釉,砚堂无釉,造型仍多为圆形带足。

2014-11-13
32上一页1234下一页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