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公元780年(唐建中元年)7月立,碑存西安碑林。碑四面环刻,碑阳24行,行47字。碑阴同两侧各6行,行52字。额篆书颜氏家庙之碑6字,为李阳冰书,是颜真卿为其父颜惟贞所立,记载家族世系情况。 《颜家庙碑》是颜真卿七十二岁时作,笔力雄健、结体庄密,是颜体的典型之作,也是颜真卿传世碑刻中最后的巨作。隋代与初唐的楷书,多以运指为长,结字左紧右舒,呈欹侧之势,颜书则具有突破旧格局的创新,加强了腕力的作用,巧妙运用藏锋和

2014-11-15

《鸭头丸帖》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为王献之(344386年)所作。它是书写在丝绢上的传世墨迹本。行草书,2行15字,刻入《淳化阁帖》《大观帖》《三希堂法帖》等,宋代曾经藏于皇家内府。 《鸭头丸帖》通篇气势充沛,上下笔笔相连,偶有不连笔处,而笔势仍相衔接,可以看到前后呼应的笔意和笔法的丰富变化。帖上有宋徽宗宣和印和政和印,是流传有序的王献之作品。虽只寥寥两行,却清晰地显示出王献之书法的强烈个性。在晋人超脱秀逸的时代基调之上,王献之的书法更有一种遒峻奔放的气势。可以认为,他的这种流贯倾泻式的章法也在晋人

2014-11-15

颜真卿(709-784年),字清臣,汉族,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颜真卿《乞米帖》,约书于永泰元年(765年)。 据宋欧阳修《集古录》云:此本墨迹在余亡友王子野家。子野生于相家而清苦甚寒士,尝模帖刻石遗于朋友。米芾《宝章待访录》云:(《乞米帖》)真帖楮纸在朝请郎苏处,度支郎中舜元子也。得于关中安氏,士人多有临拓本。此卷古玉轴,缝有舜元字印,范仲淹而下题跋。后真迹迷失。 公元765年,正值关

2014-11-15

明代文征明的小楷为人称道,当时有小楷名海内之誉。文征明(1490-1559年),原名壁,字征明,后改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工书者不精小楷,不能称书家。文征明精于小楷,并且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对此,明代谢古抗称赞说:古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瘦偏肥之病,犹然不免。至国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俱足,于书苑中亦盖代

2014-11-15

峄山刻石又称元摹峄山秦篆碑。原立于山东省邹县城县衙大堂,民国初年移入孟庙致敬门内,1973年移入启圣殿内保存,现存于邹城市博物馆。峄山,位于今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与泰山南北对峙,被誉为岱南奇观邹鲁秀灵,为中国古代九大名山之一。《孟子》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东山即指此山。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10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5次远途巡视各地。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他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城东南)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

2014-11-15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我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185年)。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满行45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数均不等。明万历初年,该碑在陕西郃阳县旧城出土。在明代末年,相传碑石断裂,人们通常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1956年移入陕西省西安博物馆碑林保存。此碑是汉碑代表作品之一,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历代书家推崇备至。其结体、笔法都已达到十分完美的境地。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

2014-11-15

褚遂良,字登善,唐朝政治家、书法家,杭州钱塘人。博学多才,精通文史。曾历官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高宗时封河南县公,人称褚河南。后因反对武则天为后,被贬为爱州刺史。 褚遂良书法师欧阳询、虞世南,上溯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褚遂良的传世碑刻有《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倪宽赞》《阴符经》等。 《阴符经》传为褚遂良大字楷书的名作。全篇共96行,461字。分为上篇、中篇、下篇。贴后有邵周重装,王榕复校题字。传为

2014-11-15

说到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以下简称《九成宫》)的好,大凡古今都鲜有异辞。尤其是对其用功临习多年,甘苦备尝后,更感觉高山仰止而叹不能至,真所谓纤微向背,毫发死生。至今犹记得,我曾临此碑中的家字和出字不下千遍,而且画了密密麻麻的构形线(各个端点之间的连线),又是双勾又是扩临,却终不能完全满意。 《九成宫》的点画最具特色的就是劲和秀。一般来说,劲是阳刚之美,秀则是阴柔之美;劲刚猛,秀柔婉;劲豪壮,秀细腻,二者殊难调和。在此碑中,欧阳询却将这对矛盾处理得恰到好处,十分和谐。可以说,在此碑中,劲是筋骨,

2014-11-15
3812345下一页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