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秀字 > 文字 > 正文

何为“犄角之势”?

作者 晋京民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489期 发布时间 2014-10-27

  日前,2010年版的《三国》正在热播。虽然《三国》剧组在字幕制作上投入很多,但仍有不少问题。

  本文要说的是《三国》剧中所用到的“犄角之势”一词。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记录,不仅演员们都是这样“说”的,字幕中也是这样写的。在剧中,包括大谋士陈宫和曹操手下名将曹仁在内的众多谋臣武将,在受到优势敌军攻击而被迫防守的时候,都使用这个成语。“犄角之势”是个严重的错误,应为“掎角之势”。

  “犄”是典型的形声字,本义指动物的“角”,形旁“牛”就已经展现得很明白了。笔者推测,古时人们对“牛犄角”认识最真切,因此创造了“犄”字。由于多数有“犄角”的动物往往是头顶二角,因此,“犄角”一词也可引申为“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或者“角落”义,例如“桌子犄角儿”“犄角旮旯”。而“掎”字则是典型的动词,其形旁“手”亦是佐证。“掎”字本义为“从旁或从后拖住、拉住”,由此也产生了“牵制”这样的引申义。“掎”字单独出现,一般都在文言中,而作为固定词语出现基本仅限于“掎角之势”一词。此中的“角”字在文言中亦可当动词用,《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掎角即指牵制、夹击敌人。掎角之势即是分出兵力,造成牵制敌人或互相支援的态势。试想两个弱者与一个强者角力,一人攻上三路,搂脖子拽胳膊;一人攻下三路,抱住大腿死活不放。这种弱者对付强者的手段,其实就很像“掎角之势”所描述的态势。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中即有“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为掎角之势,以防曹操”。

  再说一说读音问题。“掎”字读jǐ。《三国》中的所有演员无一例外地都误读为一声jī(犄)了。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