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活字把960枚木活字带回家

作者 赵志研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501期 发布时间 2014-11-08

  “1908年5月23日,星期六。在181窟找到了用来印刷的许多方形的蒙古文活字,同时还发现了一些西夏文印刷品残卷。”

  这是法国汉学家伯希和在《敦煌石窟笔记》中关于敦煌木活字发现经过的一段记载。其时伯希和和法国中亚考察队在敦煌千佛洞莫高窟北区的第181窟(敦煌研究院编号464窟)的积沙中,发现了许多文献,还有960枚木活字。由于发掘匆忙,伯希和误将这些回鹘文的木活字当成了蒙古文木活字。之后,他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从看管藏经室的道士手中“收购”走大量珍贵文献和艺术精品,其中包括960枚回鹘文木活字。带回法国后,这些木活字最后由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至今。

  在其后80年里,学术界对这些活字的认识始终不明朗。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1985年出版)第五卷第一分册《纸和印刷》中记载道:“回鹘文活字是伯希和在1907年(原文年代如此)发现的,最近有消息说,这套活字已经找不到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雅森·吾守尔就开始了对回鹘文活字印刷术的研究,他始终关注这套活字的下落。雅森·吾守尔是新疆维吾尔族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语言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他除了精通我国突厥语族诸种语言之外,还掌握俄语、法语、英语、日语等多种语言知识。

  1995年,雅森·吾守尔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研究平山郁夫奖学金”,前往伦敦英国博物馆查阅敦煌出土文献。在此期间,他终于得知这批回鹘文木活字的下落,便专程赶到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察看。

  在一个炎热的下午,费尽周折的雅森·吾守尔终于在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文物仓库中见到了这批珍贵的实物——它们被整齐地摆放在一个精致的三层带槽的木盒中,木盒里还有当年伯希和试印活字的一页笔记本纸。

  雅森·吾守尔后来回忆道:“在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之后,大部分的活字已经散失和破坏,现存的960枚回鹘文活字,很可能是当年所使用过的活字的一小部分。这批活字保存得很好,除了少数几枚,其他活字字面笔画及线条均无毁损迹象,印文字迹清晰,与现存于世的回鹘文印刷品文字相比较,效果几乎一致,这对研究回鹘活字文字内容是非常有利的。这批活字是我们老祖宗的遗产,即使现在无法让它们回到祖国,我也要尽力去证明这些活字的价值!”

  在到巴黎之前,雅森·吾守尔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把这960枚回鹘文字全部拓印下来,带回祖国。几经交涉,他终于说服了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博物馆方面同意了他的请求。

  于是,雅森·吾守尔一头扎进了博物馆中。由于所获奖学金的数额有限,巴黎的基本生活消费又很高,为了尽快完成拓印工作,雅森·吾守尔每天早早地来到博物馆,一待就是一整天。为了节约时间,他连午饭和休息时间也省去了:饿了就用带来的汉堡热狗充饥;渴了喝自带的白开水。他每天在博物馆的文物仓库里重复着同样的动作:960枚回鹘文活字,一枚一枚地沾墨,小心翼翼地印在国产宣纸上,再把活字一枚一枚地清理干净,放回木盒中。

  雅森·吾守尔结束了全部的拓印工作,带着拓满回鹘活字的5大张宣纸离开了巴黎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在走出大门前,博物馆的一位工作人员满怀敬意地对雅森·吾守尔说:“在所有到我们这里考察文物的中国人当中,你是最认真的一位。”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