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字典

查字
古代汉语“垂”字释义:
chuí
<名>边疆,边境。又写作“陲”。
  曹植《白马篇》:“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
<动>垂挂。
  《促织》:“入其舍,则密室~帘。”
  《孔雀东南飞》:“红罗复斗帐,四角~香囊。”
<动>垂落,落下。
  《荆轲刺秦王》:“士皆~泪涕泣。”
  《行路难》:“闲来~犯钓碧溪上。”
<动>流传。
  《荀子·王霸》:“名~乎后世。”成语有“永垂不朽。”
<动>临近。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以大杖击二十,~死。”
<副>敬词。表示对方高于自己。
  白居易《答崔侍郎书》:“~问以鄙况。”
  《中山狼传》:“请诉之,愿丈人~听。”
“垂”文言词语释义:

【垂成】
 1.接近完成。
  陈寿《三国志·吴书·薛综传》:“实欲使卒~之功,编于前史之末。”
 2.指庄稼将近成熟。
  苏轼《祈睛吴山祝文》:“岁既大熟,惟神之赐;害于~,匪神之意。”
【垂垂】
 1.渐渐。
 2.表下落。
 3.低垂。
 4.延伸。
【垂拱】
 1.垂衣拱手,言不亲理事务。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而治。”后多用以颂扬帝王无为而治。
  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鸣琴~,不言而化。”
 2.犹“袖手”。形容置身事外。
  司马迁《史记·黥布列传》:“大王抚万人之众,无一人渡淮者,~而观其孰胜。”
 3.两手重合而下垂,表恭敬。
  《礼记·玉藻》:“凡侍于君,绅垂,足如履齐,颐霤,~,视下而听上。”
【垂暮】傍晚,比喻晚年。
【垂荣】焕发光彩。
【垂世】留传后世。
【垂示】
 1.留给后人示范。
  范晔《后汉书·顺烈梁皇后纪》:“无以述遵先世,~后世也。”
 2.谦词。表示对方居高以示下。
  骆宾王《和<闺情诗>启》:“学士袁庆隆奉宣教旨,~《闺情诗》并序。”
【垂髫】古时候儿童头发下垂,故用以代指儿童。
  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并怡然自乐。”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