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字典

查字
古代汉语“寸”字释义:
cǔn
<量>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
  《商君书·靳令》:“四~之管无当,必不满也。”
<形>短小。如“~步不离”、“~草不留”、“鼠目~光”。
 【又】极言其小。
  《六国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之地。”
<名>中医切脉部位名。
  《难经》:“脉三部:~、关、尺。”
“寸”文言词语释义:

【寸肠】
 1.指内心。
  韩偓《感旧》:“省趋弘阁侍貂珰,指座深恩刻~。”
 2.指心事。
  柳永《轮台子》:“但黯黯魂消,~凭谁表?”
【寸楮】
 1.名刺、名片。
 2.指书信。
【寸晷】晷,日影。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形容短暂的时光。
  钱起《送张少府》:“~如三岁,离心在万里。”
【寸翰】指笔。
【寸进】微小的进步。
【寸禄】微薄的俸禄。
【寸旬】短暂的时间。
  左思《魏都赋》:“量~,涓吉日;陟中坛,即帝位。”
【寸阴】犹“寸晷”。短暂的光阴。
  向秀《思旧赋》:“托运遇于领会兮,寄馀命于~。”俗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为要像爱惜寸金那样,爱惜短暂的时间。
【寸札】简短的书信。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