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帖》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13

《姨母帖》是王羲之的行书作品,真迹已不复存在,流传至今的是依据原作勾摹的响搨硬黄纸本,6行,共42字,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响搨”是古人复制书画作品的一种方法,在没有照相复印技术的当时,要对书画进行精确的复制,就只有通过摹搨。摹搨时要将纸覆在原作上面描摹,由于古时纸的透明性差,有时会看不清纸下原作的细微之处,于是摹搨的人就把它们放在窗户上钩摹,窗外透进的阳光能使原作更清晰地映在纸上,这种方法就叫“响搨”。为了增加纸的透明性,古人还在纸上涂满黄蜡,熨平后纸就变得莹澈透明,用这种涂过黄蜡的纸摹搨的作品就叫“硬黄本”。唐人的硬黄蜡纸摹搨本是历来公认的最精妙的复制品。

与《兰亭序》相比,王羲之的《姨母帖》明显是比较拙朴、残留隶意的行书。郭沫若等人认为,《姨母帖》的风格才符合王羲之的时代,因为行书在那时作为尚未完全成熟的书体,笔法规范未及建立,势必取资隶书笔法,而难以摆脱隶书笔法在书写习惯上的束缚。其实,王羲之的行书对于打破高门之间的书法风格垄断起了决定作用。之所以能够打破垄断,靠的是其无可争议的成熟性和艺术性。修书传达姨母去世的噩耗,自然不能用轻快奔放的新妍之体,这种残留隶意的拙朴行书颇能传达心情之抑郁沉痛。

《姨母帖》:“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其中“月”“日”二字稍偏一侧,而且总体避免了平顺之弊,行草作品中行内各字位置与中轴的游离往往使节奏起伏跌宕。“姨母”二字换行抬高,本是在书写格式上贯彻推尊抑己之意,也使章法显出敛、展、疏、密的丰富变化。

(选自语文出版社高中书法教材《书法文化》)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