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箧中帖》

作者 陈庆华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13

《箧中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流传后世的一件尺牍。根据曹宝麟的考证,这件作品是元祐六年米芾写给隰州太守刘季孙(字景文)的一通尺牍。全文10行85字。

米芾晚岁喜好收藏书画,经常收购或用自己所藏珍品和他人交换。《箧中帖》的书写内容便是米芾意欲以自己的一件怀素帖和一枚砚山来换取刘季孙的宝物,因此写信征询刘氏的意见。

与书写内容互为呼应,是其书法的用笔特点。“文似看山不喜平”,书法同样如此。米芾的用笔灵活多变,他曾经说:“善书者只有一面,我独有四面。”在笔法上,他强调丰富多变,八面出锋。如帖中开头“芾”和“箧”两字中,草字头和竹字头左右两边是相同的形态,但米芾因其势而为之,使之不同;“箧”字中部并列的三横排列,米芾的变化也颇为讲究。我们看到,米芾或顺转或逆锋起笔,通过笔锋的翻转来调整三横的形态。

用笔的精到只是局部,米芾还是结字造型的好手。他善于寓险于平,时出奇巧。如第二行“安”,在周围几个颀长秀雅的字中忽然重心下拉,使之上部宽豁,下部紧收,便觉拙朴可爱,憨态可掬。第五行“家”字上下部稍有错位,下部左边留出空白,更显灵动之致。整个字的构成趋向于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使人过目不忘。喜欢时出奇招,出人意料之外,这也许是米芾的性格特征使然。

苏轼曾经评价米芾的书法如“风樯阵马,沉重痛快”,从《箧中帖》整体的章法上看,米芾确乎如此。如“长安李氏之物”,“李氏”用笔沉着凝重,乃至于相邻的笔画并在一起,形成厚重的块面,而“李氏”前后的“长安”和“之物”四字,却又写得疏朗通透,用笔轻灵。这种处理方法在帖中比比皆是。厚重和灵动两种不同的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对比,互相衬托,相得益彰。最有意思的是最后两行,“芾顿首再拜”,笔致轻快,连笔书写,字体偏小,而在称呼收信人“景文隰公阁下”时,则顶格书写,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并且用笔浑厚,字体偏大。最后两行字的书写方式可谓主次分明。宋人周辉《清波杂志》中记载了米芾的一件轶事:“一日,米回人书,亲旧有密于窗隙窥,其写至‘芾再拜’,即放笔于案,整襟下两拜。”我们不由得想,米芾在《箧中帖》中写至“芾顿首再拜”处时,是否也“即放笔于案,整襟下两拜”呢?这种书写的虔诚态度虽然怪诞,却也很令人神往。

(作者系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研究生)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