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素帖》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14

明代董其昌评米芾《蜀素帖》:“米元章此卷如狮子捉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力作。”这一评价很耐人寻味,但也很中肯。初学米字从此帖入手,是非常好的选择。

《蜀素帖》结字的整体特色是奇特,几乎找不到一个安分守己的字,米芾总是通过正侧、疏密、偃仰、向背等手段努力使每个字表现出飘逸超迈的气势。下面分别从“奇正相错”“疏密得宜”“照应妥当”三方面具体说明。

奇正相错

所谓“奇”者,即体势欹侧,跌宕起伏,纵横潇洒,给人一种奇肆豪放的艺术感受。犹如一位醉仙,但必须做到颠而不倒、危而不倾,也就是整个字不失平稳,否则就是醉鬼了。

先看“何”字。左侧“亻”一般书写成撇短竖长,而这里却是撇长竖短,而小短竖我们平常也不会写成倾斜状。再看右侧,“可”字的“口”偏离了正常的位置,大胆地向上移,留出下面很大一块空白。经过这种独特的处理,这个字就与众不同了:危而不倾、活泼可爱。

再看“蠢”字。上面撇画含蓄地收住,捺画横向伸展与之呼应,造成左低右高、飘飘欲飞之势。下边的两个“虫”,非常顺势地藏在这一撇一捺之下,同样是左低右高,似乎漫不经心,让人担心会不会重心不稳,一头栽倒。这两个“虫”字就如一对花样滑冰的运动员,左冲右突、旋转跃举,但总是能安然无恙。

“彦”字也独具匠心,“彡”写得很微妙,很有重量感的三小撇不是像叠烙饼一样直下,而是向右斜势,这样就正好与左边的长撇形成呼应,稳稳实实,又趣味横生。

疏密得宜

“疏密”实际上是笔画之间的黑白关系。疏密得宜则妥帖舒服,在结构中,一般从用笔的长短、开合、伸缩、大小、肥瘦、藏露等方面体现出来。

“味”字的“未”部的两横距离拉得很大,两横一偏右一偏左、一俯一仰呈呼应状,其间形成一块活泼的空白。最后的捺画重重一刷,使整个字上疏下密、舒朗有致。

再看“新”字的“亲”部,一般书写我们会在横与横之间留出相等的空隙,而不会压得这么紧密。“亲”部上面的“立”还是宽疏的,横与两点之间的距离并没有挨紧,反而是下面两横紧紧地粘贴着,即左侧部首“亲”的上下就已经有疏密的对比。左侧与右侧的“斤”部疏朗的写法也形成一个对比,左紧右松,紧处愈紧,松处愈松,既出意表又合情合理。

“慎”字的“忄”部两点出奇地靠上,正好与右侧“真”的第一笔短横联结成一个微向上的倾斜状,“真”的下部则特意向下错落,给中间留出一块空白,气脉由此贯通。

照应妥当

所谓“照应”,是指字之点画波撇有相迎相送、顾盼呼应之情,而不相背相违,从而使其点画之间气脉流贯,八面之势皆拱向中心。

先来看“对”字。左边部首向左倾斜,右边“寸”部因为上宽下窄,正好使整个字形成一个倒梯形。我们很容易将这个字写得平正,米芾却打破惯常的结体,左右参差但是重心很稳。

“诗”字与“对”字很相似,都是左右形成一个稳定的倒梯形,但此字左右拥抱得尤其紧密,犹如相亲相爱、相互扶持的一家人。

再看“旖”字。“旖”字的左边“方”部顺势右倒,靠在右边的身上,小鸟依人。右边则上紧下松,一竖钩拉得特别长,像一位挺拔英俊而又伟岸有力的小伙子,让人放心。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研究生 邓莉丽)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