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谱》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14

《书谱》,墨迹本,孙过庭撰并书。书于唐垂拱三年(687年),草书,纸本。纵27.2厘米,横898.24厘米。每纸16至18行不等,每行8至12字,共351行,3500余字。衍文70余字,
“汉末伯英”下阙30字,“心不厌精”下阙30字。《书谱》在宋内府时尚有上、下二卷,下卷散失后,现传世只有上卷。

孙氏在数十年的书法实践中,认为汉唐以来论书者“多涉浮华,莫不外状其形,内迷其理”,因撰《书谱》一卷,于运笔评加阐述,故唐宋间亦称为《运笔论》。《书谱》是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技巧论著,提出了著名的书法观:“古不乖时,今不同弊”,为书法美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书谱》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也相当高,孙过庭的书法上追“二王”,笔笔规范,极具法度,有魏晋遗风,历代给予很高评价。宋米芾在《书史》中评道:“过庭草书《书谱》,甚有右军法。作字落脚差近前而直,此乃过庭法。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清朱履贞在《书学捷要》中云:“惟孙虔礼草书《书谱》,全法右军,而三千七百馀言,一气贯注,笔致具存,实为草书至宝。”王世贞云:“《书谱》浓润圆熟,几在山阴堂室。后复纵放,有渴猊游龙之势。”《书谱》然因过于圆熟,也得到“闾阎之风,千纸一类,一字万同”(《述书赋》)的批评。

《书谱》墨迹为一卷,历代均有摹刻本,真迹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所藏宋拓《书谱》是上卷残本,摹刻精良,且首行至第二行较墨迹多17字,可补墨迹之缺。原石早佚,该拓本系海内孤本。拓本有张伯英、罗惇、林志均、马叙伦、齐燕铭等跋,钤“石门吴乃琛尽忱珍藏”“陈叔通”等印。

(选自语文出版社书法教材九年级上册)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