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教学应植根于汉字文化

作者 王林喜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06

理解汉字文化语境意义重大
  汉字是汉文化的载体,记录了汉文化的历史,汉字本身折射着无穷的文化信息。从某种意义上说,文言文教学是一种汉语古典文化教学,所以文言作品的有效教学途径可在汉字文化的大背景中进行。通过对汉字文化语境的解析,来获得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指向。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研究者提出的种种教学方法较少    注意文言文的自身特点,对汉语的特质缺乏全面而深刻的观照。
  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如能有选择地开掘汉字文化语境,不仅能够解决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同时也能为文言教学拓展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热爱文言的情感、热爱祖国绵延不息的汉字文化。可见,汉字文化语境对中学文言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借助文化语境 理解文言词义
  读懂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对文中词义的正确理解。教学中,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把注释读一读,或依字典里的释义记一记,学生只能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下次再学习同样的词时,很多学生还是如遇新知。而若从汉字的文化语境着眼,讲清汉字的起源、演变,就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言词义,进而知类通达,举一反三,提高教学效率。
  如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对句中“字”一词,课文注释为“养育”。“字”怎么能作“养育”讲呢?对学生来说是匪夷所思的。在他们的记忆中,“字”就是“文字”,是一个单义词。要理解还需从它的古代文化语境谈起。“字”是会意字,上面的“宀”像房屋形,下面的“子”是小孩子。合起来表示女子在屋里生孩子。本义是生育,引申为出嫁,又引申为养育、教育。通过对“字”古今文化语境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文言词义,增强其汉字文化意识。
  可见,借助汉字的文化语境不仅能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而且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了文言文常用词的义项及其用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的探究气氛更加浓厚。当然,利用汉字文化语境来理解词义也要适可而止,一般用于学生不好理解的字,而且这个字的字形又与意义关系密切。

研究文化语境 锻炼文言语感
  学生对汉字的古代文化语境了解得越全面、越透彻,文言语感的能力就越强。探究汉字文化语境,能为我们培养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提供好的契机。譬如,“左”和“右”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这两个字的古今文化语境也不同。《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可译为“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们就要披着头发,把前襟开向左边了”。学生对句中“把前襟开向左边”的意思不明白,关键是对“左”不理解。上古中原一带把“束发右衽”视作文明的行为,而“被发左衽”则被视作野蛮、落后的行为。可见早期古人是“尊右卑左”的。“左衽”和“右衽”是服饰之别,由此而推演到其他方面。
  后来,古人开始“尊左卑右”。《老子》:“吉事尚左,凶事尚右。”《荀子》:“男子行左,女子行右。”这种以左为尊的习俗到秦汉有了变化,逐渐改为以右为尊。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诸士在己之左,愈贫贱,尤益敬。”《廉颇蔺相如列传》:“位在廉颇之右。”这种“尊右说”对后世影响较大,至今汉语里“右”有“高贵、崇尚、上等”之义,如:右迁,指升迁;右族,指有声望的大族。而“左”则表示“低贱、卑下、偏邪”等义,如:左道,指邪道;左计,指不当的策略。
  由此可见,“左”与“右”这两个词古今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当学生对“左”与“右”的古今文化语境变化有所认识后,不仅对其文化内涵理解得更透彻,而且会逐渐积累大量语言材料,形成灵敏的文言语感,大大增强语言感受力和文化认同感。

体味文言文意
  言为文用,文由言生,这应是文言教学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教学中可通过探究某些汉字的文化语境,揭示某些词语的深层语义,实现言以载文、因言解文的教学诉求。下面以《桃花源记》课例的教学环节进行说明,课文写道:“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老师可先从“既”“即”二字的形体解读入手:“既”的甲骨文象一个人背向食器,表示进食完毕,本义是“完、尽”,引申为“已经”。“即”的甲骨文象一个人靠近食器准备吃东西,本义是“就食”,引申为“立即”。通过字形辨析,学生对“既”“即”二字的文化内涵就有了初步认识。老师再要求学生把“既”“即”和“欣然”联系起来思考:渔人(普通百姓)、太守(朝廷官员)、刘子骥(高尚的隐士),他们都关注桃花源,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得出:作者意在表达自己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无论在朝在野、为官为民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这种追求折射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显而易见,这样处理使“言”与“文”得以沟通,融“言”于“文”,“文”“言”合一。

感受文言文化
  在文言教学中,透过汉字的文化语境,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古代的姓名称谓、礼仪习俗等传统文化。比方说,“鱼”本是生活在水中的普通脊椎动物,但因与“年年有余”中的“余”谐音而被看做吉祥物,有的鱼名则被转用指称社会中的某种人。如《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鳏本是鱼名,指鲩鲲,据说这种鱼不喜欢聚群而游,偏爱独来独往,因而用来比喻独居的鳏夫。再如婚俗,古代婚礼繁文缛节很多,透露出那个时代的习俗文化。比如《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文中的“归”指女子出嫁。女子出嫁为什么叫“归”呢?“归”字繁体为“歸”,其中“帚”即笤帚,古文字中常表示女子持帚洒扫从事家务劳动,由此可知当时妇女社会地位的卑微;“止”指脚,表示行走,女子嫁到男方家就是回到了自己真正的家。若娘家来接而回娘家省亲,叫“归宁”,如《项脊轩志》:“吾妻归宁。”被夫家休弃,永不回夫家叫“大归”。一个“归”字,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文化心理。
  先人把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完整地移植到了汉字中,于是汉字也从不同的角度沉淀了相应时代的文化信息。认识汉字的文化语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汉字文化知识,更能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崇敬,对历史悠久的文言的热爱。

整合文化语境
  文言教学必须具备认知、审美与文化三方面的功能,依次达到语言上的认读目的、文学上的欣赏目的和文化上的认同目的。所以,文言教学不仅是一种语言教学,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文化熏陶。然而,我们的文言教学长期以来割裂了文言与汉字文化的联系,忽视了文言作为汉民族历史文化的全息镜像。因此在文言教学中,让学生重新认识汉字文化,对于提升文言教学的效率有着非常实际的意义。
  我们的文言教学不能脱离汉字文化语境,要植根于汉字文化这一肥沃的土壤,让学生在丰厚的民族文化中感受:热爱文言就是热爱民族文化。然而,由于汉字的文化语境博大精深,为文言教学如何优化整合这些文化语境,做到科学、高效带来了一定的难题。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情况,适当挑选一部分汉字,借助工具书建立文字档案库,以便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对一些无关文章要义的汉字,则不必作字理分析;就是一些关乎文章要旨的汉字,也不宜过多、过深地拓展挖掘,以免给学生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