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范文二十五年铸就《夏汉字典》

作者 东方白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488期 发布时间 2014-11-06

  上世纪70年代后,在西夏语言文字的研究方面,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史金波和宁夏社会科学院的李范文成绩最为卓著。

  史金波的主要贡献是,系统地对西夏文字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较为准确地总结出西夏文字构成的特点和规律,改进了学者们以中国传统小学理论为依据研究西夏文字的途径。
李范文的《同音研究》和《宋代西北方音——〈番汉合时掌中珠〉对音研究》两部著作,较为系统地逐一对西夏文字进行拟音,自成一家之言。

  1960年,为研究西夏文,在北京工作的李范文不惜牺牲家庭,与妻子离婚,只身前往银川。两年后,西夏王陵开始挖掘,这个痴迷西夏学的汉子背起行囊,上山与孤陵相对。

  7年的山上生活,让他差点丢掉性命。每个月仅吃半斤油、一斤肉,长期吃白水煮面、咸菜就饭,1.78米的汉子体重最后不到百斤,血压最高80,最低50,并且严重贫血。第二任妻子把家里为四个孩子养的14只下蛋的鸡全部宰杀了,给他补充营养,才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在与沉寂的陵墓日夜相伴中,李范文对3272块残碑进行了逐一考释,他选了824块进行重点考证,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料。

  在这个古国的废墟中,李范文开始写《夏汉字典》初稿。1973年5月的一天,李范文抱着一只大木箱,步履匆匆地走出北京火车站。没有人知道木箱里装满的竟然是2万多张西夏文单字卡片,还有用四角号码编写的《夏汉字典》初稿。
几尺高的书稿沉甸甸地摆上了案头,但出版却遇到了障碍。出版社认为书稿未拟定西夏语音体系,因此,李范文的《夏汉字典》被搁置下来。

  李范文立刻开始建立自己的西夏语音体系。为此,他赴四川、甘肃等地调查西夏遗民后代,考察木雅语、道孚语,记下了近5000个单词,搜集了200多条例句,千方百计搜寻西夏语衍变的蛛丝马迹。他又进一步研读了西夏人流传下来的千部字书、词书和韵书,于1985年完成了70万字的《同音研究》,接着又于1994年完成了50万字的《宋代西北方音——〈番汉合时掌中珠〉对音研究》,为《夏汉字典》的出版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1997年10月,付出了李范文整整25年光阴的《夏汉字典》终于问世。全书共150万字,是目前世界上第一部体完备的夏汉字典。全书从字形、字音、字义和语法各个方面对西夏文字进行了全方位的注释,还用汉、英两种文字进行释义。它的问世,搭起了古代西夏语言文字与现代语言文字沟通的桥梁,对西夏学的发展,无疑是重大贡献。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