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传与现存的宋代金文研究著录

作者 金阳秋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10

北宋徽宗时,置议礼局,造宣和殿,向民间搜求古器,一时将古器收藏著录之风推向鼎盛。现在看来,北宋收藏著录古器的积极意义是发掘和彰显了历史文化。对于古器收藏的重视,促进了金文的研究和解读。

已失传的《先秦古器记》

刘敞(1019—1068)是北宋的礼学专家,“朝廷每有礼乐之事,必就其家以取决焉”。他收集和研究古器物,“皆案而读之,因以考知三代制度”。刘敞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集贤院学士刘公墓志铭》)。
1061年,刘敞出任永兴军路安抚使,长安的古墓荒基很多,经常出土古物。他开私人收藏著录之先例,把搜集到的先秦鼎彝11件,考订文字,请工匠描摹每一器物的形制和刻辞,这是宋人研究金石学的首创。1063年,撰成《先秦古器记》一卷。他最为珍视11件有铭文的青铜器,并平生把玩,至死不忘。他告诫后辈:我死之后,你们不要忘记用它们来祭祀我。
《先秦古器记》不仅有器形有释文,还言及古器的研究方法及作用。刘敞在此书的序言中明确指出:“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次其世谥。”所谓“小学正其文字”,是对文字研究而言,意思是文字研究者可以青铜器上的铭文来校正传世文献中的文字。用王国维的话来说,就是用地下的材料来印证地上的材料。
刘敞还将自己的古器拓片送给欧阳修,这激起了欧阳修的兴趣,促成他编写《集古录》。刘敞没有想到的是,幸好将拓片送给了欧阳修,他的《先秦古器记》已失传,后人只有从欧阳修《集古录》所收先秦古器中,才可见《先秦古器记》的收藏大概。

《集古录》成第一部
金石考证专著

欧阳修(1007—1072)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金石收藏学的开拓者。据《宋史》等记载,欧阳修广泛观览公私所藏,他搜罗的历代金石刻文达千卷,并依此编写了一部《集古录》,共十卷,记载了四百篇石刻跋尾。后来,其子承父志,又续撰《集古录》二十卷。其中金文跋二十余篇,其他绝大部分为石刻跋尾。这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
《集古录》成于北宋嘉祐八年。自序云:“汤盘,孔鼎,岐阳之鼓,岱山、邹峄、会稽之刻石,与夫汉、魏以来圣君贤士桓碑、彝器、铭诗、序记,下至古文、籀篆、分隶者诸家之字书,皆三代以来至宝,怪奇伟丽、工妙可喜之物……然而风霜兵火,湮沦磨灭,散弃于山崖墟莽之间,未尝收拾者,由世之好者少也。”这充分表明了欧阳修编撰《集古录》的意图。
对于金石铭刻,欧阳修与史传不同者,“并载夫可与史传正其阙谬者”,至于世系、子孙、官封、名字,也每据碑以正之。此书在订正史籍错误、补充史传疏漏、考索典制渊源、品评历史人物等方面,都有出色贡献。该书自问世,别创一种积聚文化财富的风尚,并将摩挲玩赏古董引向考据史事,导致金石考据学的诞生。

《集古录》影响后世

刘敞影响了欧阳修,欧阳修又影响了后世。北宋最著名的金石收藏家赵明诚认为:“得欧阳文忠公《集古录》,读而贤之,以为是正讹谬,有功于后学甚大。”后来,赵明诚与李清照根据自己搜藏的三代彝器及汉唐石刻,编撰了一部传世之作《金石录》,其体例就是仿照欧阳修的《集古录》。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