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行书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709期 发布时间 2014-11-11

王羲之(303—361或307—365),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最为人所知的就是他的《兰亭序》。王羲之生于东晋名门望族,书法世家。其父王旷、从伯王导、叔父王廙皆有书名。史书记载其“幼讷于言,人未之奇”。羲之幼年善书,师从卫夫人。卫夫人名铄,字茂漪,是西晋著名书法家卫恒的女儿。卫夫人擅长钟繇一系的书法,其书如瑶台之月,玉壶之冰,宛然芳树,穆若清风;如美女插花,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波浮霞。

王羲之很小的时候,偶然看到父亲王旷枕中藏有一卷古人的书法理论《笔说》,就偷偷取出阅读。王旷恐羲之年幼,不懂得珍惜《笔说》,对羲之说:“等你长大成人,我再传授给你。”谁知羲之倒身下拜,请求说:“究心书法,会当及时趁早,如果空等将来成年,也就是白白耽误我现时的天赋。”王旷没有想到羲之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见识和抱负,大喜过望,就将《笔说》给了他。王羲之读了不到一个月,书法大有长进。卫夫人很是惊讶,预言:“羲之一定研读过前人书论中的‘用笔诀’,近来书法灵动老成。他必定要青出于蓝。”

大约在341—347年,王羲之赋闲,得以专心书艺,书名大著,朝野争效。制板匠人削刻王羲之写在木板上的字迹时,发现墨色入木三分,足见其笔力之雄劲。王羲之继承古法而加以革新,形成风流妍妙的今体行草书,推动了行草书的成熟和完善。唐以前,王羲之书名并不如其子王献之。自唐以后,借唐太宗推崇,王羲之在书坛的地位越加显耀,成为历代书家争相学习的典范。

王羲之志存高远,富于创造。他学钟繇,自能融化。钟书尚翻,真书亦具分势,用笔尚外拓,有飞鸟鶱腾之势,所谓“钟家隼尾波”。王羲之心仪手追,但易翻为曲,减去分势。用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直下”。他学张芝也是自出机杼。唐代张怀耿曾在《书断》中指出这一点:“剖析张公之草,而浓纤折衷,乃愧其精熟;损益钟君之隶,虽运用增华,而古雅不逮,至研精体势,则无所不工。”王羲之对张芝草书“剖析”“折衷”,对钟繇隶书“损益”“运用”,对这两位书学大师都能“研精体势”。沈尹默称扬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他把平生从博览所得秦汉篆隶的各种不同笔法妙用,悉数融入于真行草体中去,遂形成了他那个时代最佳体势,推陈出新,兼撮众法,备成一家。

王羲之崛起于书坛,使王氏家族的书法形成了具有重大影响的书派,并开始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而且把书法艺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他的行书《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全文有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点画遒美,疏密相间,布白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极丰裕的艺术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王羲之的其他行书、草书作品还有《十七帖》《丧乱帖》《快雪时晴帖》等,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都对王羲之心悦诚服,推崇备至,因而他有“书圣”美誉。

(选自语文出版社高中书法教材《书法文化》)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