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结篆 一以神行——王晓斌的草篆艺术

作者 杨宇全 来源 网易博客 发布时间 2012-04-12

诗心结篆 一以神行——王晓斌的草篆艺术
(行书)王晓斌诗并书

诗心结篆 一以神行——王晓斌的草篆艺术
(篆)放鹇亭

或许是过从甚密之故吧,我偏爱晓斌兄的书法,飘逸、洒脱而不失沉稳,极见性情,尤其是他近年所作草篆,更是给我一种别样的意味和审美体验。

晓斌兄一向以行草书见长。他认为,在各种书体中行草书在表情达意与书写性上最能畅叙幽怀,也最能见出书写者的个人性情。的确,纵观一部中国书法史,作为经典的法帖,刻印最勤、临摹最多、流传最广,同时也最为人们所乐道的大多是行草书之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以致《祭侄稿》、《寒食帖》等作品莫不如是。后世习行草书者多以二王为宗,近人则大都以米元章、王觉斯为范本,但毕其一生也只能是很像某家,而即便惟妙惟肖,却只能是“无限接近”,要想跳出古人窠臼乃至有所超越谈何容易!当代书家中行草书真正写的像模像样者凤毛麟角,欲自成一家进而与古人比肩者更是何其难哉?因此,近些年,深谙此道的晓斌兄另辟蹊径,笔锋一转,在行草书创作的同时,更多的专注于篆书——确切点说是草篆的研习,书风也为之一变,且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浙江辞赋学会会长王翼奇先生尝为之书写“诗心结篆,一以神行”的题赠,可谓对晓斌兄草篆神采的称许和褒扬。

对草篆的来龙去脉以及发展趋向,晓斌兄还是颇有一番研究心得的。他以为用草书笔法书写篆字,求的是篆貌隶骨草意,贵在笔势飞举张扬,若枯树虬枝一般苍劲朴茂,刚健有力。草篆就是解散正统的篆书结体,让它自由粗率,具有草书的意趣。善草篆者明有赵宦光,明末清初的傅山既是公认的行草书大家,同时也是擅长草篆书的高手,当代则有韩天衡、王镛、崔学路、刘自椟以及于太昌等。故此,要写好草篆,既要有古文字之功,又要通晓和熟谙草法草则,同时还要具备相当高的审美修养。

由此观之,晓斌兄习篆并非兴之所至的“笔墨游戏”,而是有着自己对篆书艺术的独到理解,他是将“返朴归真”与“大璞不雕”作为自己的书法美学定位的,这一点正与古人的审美取向一脉相承。正是在前辈书家的影响与当今名家的熏染下,晓斌的草篆兼学众家,不拘成法,他不仅参照了王铎的“涨墨”与日本的“少字数”书风,还吸收了现代书法的一些前卫元素,讲究形式感、写意性与笔墨趣味,因而笔势灵动而不失高古,写来既合乎篆法又紧扣草则,其书写性与抒情色彩更加浓烈,自出机杼,别开生面,时见“出奇制胜”之作,给人以面目一新之感。

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其实不仅指绘画,对书法创作也有着非同寻常的借鉴意义,因此书家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出新。墨守成规,陈陈相因,不仅不会出现大师巨擘,而只会出现一些毫无生机与创新意识的“写字匠”。自古文以载道,书以载道,只有入古出新,不拒成囿,才能让书法艺术沿着历史应有的脉络健康有序地不断向前推进发展。

(该文已在《中国艺术报》2012年4月11日“书法篆刻”版正式发表)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