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和“部落格”:鹿死谁手

作者 郭熙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510期 发布时间 2014-10-28

打开新近出版的《全球华语词典》,“博客”“部落格”“部落客”“网络日志”赫然在目。仔细看这几个词的解释,意思一样:都来自英文blog。之所以有这么多名目,缘于它们用于不同地方。“部落格”用于台湾;“部落客”用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博客”和“网络日志”用于中国大陆(内地)。命名各有理据,足见华语资源的丰富,更见世界华人的智慧,无法不令人击节赞叹!
不过,我更关心的是这几个词的命运。语言是个有机体,和世界上其他许多事物一样,无法逃脱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大自然法则的操控。同一事物、不同名称,按照语言规律,最后只能优胜劣汰。那么,谁将胜出?
四“兄弟”中,“网络日志”只是意译而已,无明显特色,可以说上优点的是符合汉语习惯,可以见字明义,不至于被加上舶来品的标签而遭受白眼。除“网络日志”外,其余三个均为音译。其中,笔者以为“部落格”当属最佳。其一,语音和原文更接近;其二,兼顾了意义,使人联想到作者于自己部落的某一格局,耍文弄字,痛苦或快乐着的情境。而从这一角度看,“部落客”也合情合理,找不出什么明显的不足。想来想去,就初始意义来看,“博客”一词实在乏善可陈:既无“部落客”译音之美,也不比“网络日志”见字明义,更不像“部落格”意蕴深厚,使人浮想联翩。
然而,最有可能胜出的应该是“博客”!何以如此?“部落格”和“部落客”虽然天生“丽质”,也生逢其时,但它们在地利人和方面却略输一筹。地利方面,他们的地盘小;人和方面,它们是三个音节,不合备受汉语使用者青睐的韵律追求。而“博客”一词,在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上做得并不理想,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它独占鳌头呢?
首先是“博客”使用者的地位。遥想大陆开放之初,港台词都往大陆跑。这几年情况好像变了,港台词进入减缓,甚至有停滞乃至倒流的趋势,“博客”或许将来就会成为一个倒流的词。
还有“博”字的选择。“博”本来只是译音。然而,这是一个常用字,很容易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博者,广博也。互联网上,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可以无所不谈。这应该也是“博客”能大行其道的因素之一吧。
除此之外,“博客”还有其他旁门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博”由一个纯音译形式,变成了新词语中的语素,例如:微博、博主、博文、博友、博坛等等。这些词语的出现无疑成了“博客”的强大保护伞。
更有意思的是,“博客”还导致自己衍生了一个新义——指写博客的人。这是“部落格”之类所不具备的。中国古有门客、食客、侠客,后来还有房客、骚客、剑客,今天仍有房客、顾客、香客、说客等等,“博客”又给“×客”增加了新成员。各工种者,虽非主人,在互联网寻一天地,却也可以辛勤耕耘,道出所思所想。这大概是“博客”的创造者始料不及的。
词语的生命在于应用,看来“博客”的历史地位已经确定了。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