簠室殷契类纂》: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字汇

作者 边继芝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507期 发布时间 2014-11-08

自1899年起,王襄陆续购得甲骨4000余片。据专家统计,王襄收藏的甲骨中,依据国家标准,一级甲骨有80余片,二级甲骨有300余片。有些甲骨更是极其宝贵的珍品,如记载三千多年前有关日食、月食天象的甲骨,目前在我国已发现的甲骨中,有关日食、月食天象记录的甲骨,可信者仅有10条。这些原始的古代天象记录,是中外学者用以研究、推断和解释古代天文、历法问题的主要依据。而在王襄收藏的甲骨中,就有关于日食、月食记录的甲骨两条。其一为武乙时有关月食的天象记录。在甲骨中有关月食的记录只有6条,而刻有干支的则仅有2条,王襄收藏的这片甲骨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我国国内仅存的一片。其二为武乙文丁时日食月食的天象记录。这是目前甲骨文中我们唯一能见到的日、月交食的完整原始记录。

1920年,天津河北第一博物院,出版了王襄的甲骨文专著《簠室殷契类纂》(简称《类纂》),全书有《正编》14卷,《附编》1卷,《存疑》14卷,《待考》1卷。《正编》收录可识文字873字,重文2110字,共计2938字;《附编》收合文243字,重者98字;《存疑》有1852字;《待考》有142字。全书以《说文解字》部首顺序排列,检索极为方便,是我国第一部甲骨文字汇,开编纂甲骨文字典之先河,也是王襄多年研究甲骨文的重要成果。至1929年增订再版时,释字达957个。《类纂》具有科学性和开创性,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每一辞条下既有考释文字,又有整句卜辞,犹如现代字典的编排。它不受当时的甲骨学巨擘罗振玉观点的局限。罗氏考释不对之处,王襄就用自己的释法,或附入《存疑》之中。正如甲骨学者陈梦家所评:《类纂》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创作性的字汇。”日本甲骨学者岛邦男的专著《殷墟卜辞综类》,也借鉴了《类纂》相仿的编辑方法。

王襄的另一部甲骨文专著《簠室殷契征文(附考释)》(简称《征文》),于1925年由天津河北第一博物院出版,其中公布了他收藏的五千多篇甲骨中的精品。该书为石版印刷,有图版12卷,考释12卷,著录自藏甲骨1125条。全书按天象、地望、帝系、人名、岁时、干支、贞类、典礼、征发、游田、杂事、文字等12大类划分,基本上概括了甲骨卜辞的全部内容,依据甲骨文中所贞卜的事项分门别类的加以著录。此后,甲骨学研究者著录甲骨时,虽有多种方法,但基本上未能超出《征文》的范围。《征文》的考释,以古籍为依据,将金文与卜辞相互印证,论说有据,且富有独特的见解,便于检索,有利于研究,至今仍为甲骨学界诸多学者引用。翻阅王国维的学术论文集《观堂集林》,知其多次征引王襄《类纂》《征文》等论著。董作宾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也曾大量征引《征文》一书材料,并称《征文》“为翻刻本,不伪”,为王襄辩护。

此外,王襄一生还完成或出版了多种关于甲骨文、古文字、考古、文物等方面的专著,如《簠室古俑》《贞卜文字集》《流沙墜简勘误记》《古陶残棋絮语》《古镜写影》等等,对甲骨学、古文字学等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