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学第一个研究高峰如此铸就

作者 东方白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510期 发布时间 2014-11-08

编者按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甲骨四堂”之一。在我国文化转型的近代,王国维先后从事哲学、文学、戏曲史、甲骨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汉晋木简、汉魏碑刻、汉唐史、敦煌文献以及西北地理、蒙元史的研究,著述60余种。他从一位感情浓烈的诗人和西方学术文化的介绍者,成长为现代中国诗学、中国戏曲史、甲骨学、敦煌学、古器物学、古文字学、中国上古史、西北历史地理和蒙古史、元史等众多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在诸多学术领域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是现代中国学术传统的重要奠基人和具有广泛国际声誉的一代学术宗师。
据王国维年谱和专家研究,王国维1911年到达日本以后,由研究哲学美学转而专攻经史小学。那年12月,他在罗振玉的带领下,两家一起去日本躲避辛亥革命,侨居在京都的田中村达5年之久。
在此之前的王国维,是个诗人、西方哲学的热情传播者、中国戏曲词话美学的研究者。18岁到20岁期间,王国维撰成《咏史》诗20首。两年后至上海任《时务报》书记,找到了一份文字抄写工作。
1898年2月,罗振玉在上海办的东方学社开课,王国维利用业余时间去那里学习日文,并认识了罗振玉。认识的机缘是罗振玉看到了王国维给一个同学写的扇面,那上面是王国维的一首咏史诗:“西域纵横尽百城,张陈远略逊甘英。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这是王国维《咏史》中的第12首。罗振玉看后大为欣赏。因此,尽管王国维因为经济困难和其他诸多事情所累,日文学得并不好,罗振玉仍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后又把王国维送到日本去学习。王国维从日本回来后,罗振玉无论举办什么活动,都邀请王国维一起参与。罗、王的友谊,就这样结成了。再后来他们还结成了儿女亲家,罗振玉的女儿嫁给了王国维的儿子。
1908年,罗振玉已经弄清了甲骨文的出土地就在安阳小屯,而王国维还沉湎在诗词研究中,这年11月,在《国粹学报》刊出《人间词话》前21则,王国维提出了风靡中国学术界百年的“境界说”。
在客居东京的岁月里,王国维的学术路向发生了极大变化。1912年,罗振玉的藏书运抵日本,存京都大学,王国维与其一同整理。据说藏书有50万册,罗振玉丰富的收藏,成了王国维钻研学问的资料源泉。他在罗振玉的书房“大云书库”读了大量的书,沉湎于中国古代经史小学的学问中。
罗振玉跟他讲,现在的世界异说纷呈,文化传统已经快没有了,做不了什么事情,只有返回到中国的古代经典,才是出路。在时代大变迁时期,知识分子如果不想趋新,学问上就只能往深里走,这样容易进入到中国经典学问中,对于个人也是一种寄托的方式。王国维内心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听了罗振玉的话后,他竟然把早期介绍西方哲学、美学思想时留下的一百多册《静安文集》,一把火全部烧掉了。
1912年10月10日,王国维的《简牍检署考》定稿,这是王国维早期研究文字学的重要著作。1914年2月,罗振玉认为西方学者写的《汉晋木简文字考释》一书考释内容不妥,于是邀王国维对该书加以重新分类考订,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流沙坠简》。
此时的王国维,对甲骨文记载的殷商历史怀有极大的兴趣。罗振玉汇辑不可遽释的甲骨文字共千余,取名为《殷虚书契待问编》。他将此书交给王国维,希望他能深入研究。
1917年,王国维将《殷虚书契待问编》看了一遍,并在罗振玉已考出卜辞内“王亥”为人名的基础上,又从其他古文献中找到根据并进而依次考定卜辞中先公先王共十三人的名字。
罗振玉知悉后,大喜过望,连续写出两封信,对王国维的治学态度予以肯定,并进一步释读了卜辞中的“上甲”二字。在给王国维的第三封信中,他这样说:“忆自卜辞初出洹阴,弟一见以为奇宝,而考释之事,未敢自任,研究十年,始稍稍能贯通;往者写定考释,尚未能自慊,固知继我有作者必在先生,不谓捷悟遂至此也。上甲之释,无可疑者。”
王国维受到了激励,兴趣大增,他用三个月时间,搜集了殷墟文字拓本八百余纸和拓书契文字约千纸等新资料,撰成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使甲骨文的研究达到了一个崭新阶段。
1923年3月,标志着“罗王之学”形成的《观堂集林》问世,《观堂集林》的成书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一个重大事件。王国维考释古文字和古器物的学术成就,因《观堂集林》的成书出版而得到学术界公认,“罗王之学”也由此成为“显学”,使一代代学人为之倾倒。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