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第一部西周甲骨研究著作

作者 边继芝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525期 发布时间 2014-11-08

早在1981年,王宇信就在《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中对西周甲骨的发现进行了高度评价:“周代甲骨文的发现,是1949年以来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也是甲骨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

从1978年11月起,陕西岐山凤雏村出土有字甲骨材料开始公布。1982年,周原甲骨材料公布完毕。1984年4月,王宇信的《西周甲骨探论》出版。这是第一部对周原甲骨进行全面、系统分期探索的著作,它有力地推动了西周甲骨学的形成与发展。

在这部专著中,王宇信对西周甲骨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总结。他指出:西周甲骨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1)甲骨的整治方面;(2)钻凿形态方面;(3)灼与兆;(4)刻辞甲骨一般以骨臼一方为下;(5)文字。以后,甲骨学研究专家评价道:这五个方面已经概括了西周甲骨的本质特征和研究的切入点。

王宇信对西周甲骨研究的重要贡献,就是通过分析较多出现的“王”字的差异,对西周甲骨进行分期断代。第一步,他把西周甲骨上的“王”字分为三种不同类型,考证出不同类型的王,分属于不同时期。第二步,将这些分出的王与其共存的文字相印证,他发现西周甲骨的刻辞也可以分为三类,每一类书体都有一个时期的独特风尚。他依据西周甲骨上出现的不同类型的“王”字和甲骨书体的不同,将西周甲骨分为三个不同时期。“第一期应为文王时期,第二期应为武王、成王、康王时期。而第三期应为昭王、穆王时期。”

分期到此,王宇信依然意犹未尽,他进一步将一批15片和另一批12片出现“王”字的西周甲骨进行比较分析,又发现了王与王之间的横向不同和纵向差异,“横向的不同是殷周两大民族的不同。而纵向的差异,是周人甲骨时代先后不同的有规律演变”。王宇信后来深入分析道:“不仅不同时期‘王’字型式的差异和发展,是由甲骨所载事迹——事类决定的,而且其他不少无王字出现的甲骨也可依事类进行分期断代。”

由于甲骨文字的考释不全,甲骨的分期断代是非常困难的事。殷代甲骨历经几代学者将近百年的努力才大致清晰,但至今依然有不少分歧难以统一。西周甲骨文发现时间较短,其本身还难以看出类似殷代甲骨文比较完整的体例,分期断代就更加困难。在这种大背景下,王宇信的探索显得尤为可贵。李学勤评价:“通过对‘王’字字形演变的分析,对西周甲骨试行分期,将殷墟甲骨用字形演变进行分期这一行之有效的方法移用于西周甲骨,尤其是有启发意义的工作。”李学勤还指出:“作为学术界第一部关于西周甲骨的这本著作,既是迄今为止一个阶段的总结,又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指出了方向。”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