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15

“二王”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王羲之出身于书法世家,他的伯父王翼、王导,堂兄弟王恬、王洽等都是当时的书法名手。王羲之兼精楷、行、草、隶各体,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草书名作《中秋帖》,列为清内府“三希帖”之一。《墨林快事》评其书曰:“笔画劲利,态致萧辣,无一点尘土气,无一分桎梏束缚。”

王献之(344-386年)为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故世称大令。父亲王羲之的悉心传授和指导,为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二王”称谓由此而来。

民间流传着他们父子的一个小故事。有一天,王羲之外出办事,临走前在家里的墙上写了几个字。王献之想看看自己的字是否赶上了父亲,就偷偷把父亲的字擦掉,模仿父亲的笔迹写了一遍。王献之写好后,左看右看,自以为能够以假乱真了。王羲之回到家中,看到墙上的字,以为是自己写的,很不满意,叹气说:“我离家时真是喝得大醉了。”王献之听了,感到非常惭愧。从此,他更加认真刻苦地练字,终于成为与父亲齐名的书法家。

“二王”在承继中创新,使书法线条更加丰富,更具立体感,并将书法提升到审美高度,而不是定格于“尚用”层次,书法审美逐渐由曹操时代的上层欣赏下移至平民阶层。比如说,众多的“二王”书法故事传说正说明书法审美的群体化、世俗化趋向。如王右军为老妪书六角扇,以道德经换鹅群,为门生书新棐几;王献之为少年书精白纱裓等,皆说明“二王”在当时已然名重誉显,深受喜爱,令人不难想见时人对他们书作的搜求、珍玩及其作品广泛流传的情况。

(选自语文出版社书法教材二年级上册)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