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祯的木活字版与转轮排字盘

作者 叶静思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500期 发布时间 2014-11-08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历经宋、西夏、元的应用与发展,到了明朝,已逐渐流行开来。其中尤以木活字印刷流行较广,为清代木活字印刷大规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技术角度看,王祯《农书》所载的木活字印刷术已与现代的活字印刷术相差无几,后世的泥、锡、铜、铅等活字虽然在材料使用及制作技术上有所改进,但基本上依然是王祯木活字印刷范式的延续。

  据史料记载,木活字版为元代王祯首创。王祯,字伯善,山东东平人,元初曾于安徽旌德和江西永丰任职。他非常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种植桑、棉,并亲自参加工具改革的实践。他撰写的农学名著《农书》,因为字数较多,遂命工匠按他的创意,制作木活字3万多个,用活字排印。

  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他用这些活字印刷了所编纂的6万多字的《旌德县志》。不到一个月,就印制了100部。遗憾的是,这部古代有明确记载的木活字印本,早已失传。王祯把这次制作活字、排版、印刷的方式方法,写了详细的总结,题为“造活字印书法”,在《农书》雕版印本的后面公布,并分门别类地记录了写韵刻字法、锼字修字法、作盔嵌字法、造轮法、取字法、作盔安字印刷法,对每个细节进行具体描绘。这是一份古代印刷史上的珍贵文献。

  王祯还设计了转轮排字盘和按韵分类存字法,使活字排版的技术与工艺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设计的转轮排字盘,是一个用轻质木材制成的大轮盘,直径约七尺,轮轴高三尺,轮盘装在轮轴上可以自由转动。把木活字按古代韵书的分类法,分别放入盘内的格子里。他制作了两副这样的大轮盘,排字工人坐在轮盘之间,转动轮盘即可找字,这就是王祯所说的“以字就人,按韵取字”。这种方法,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减轻了排字工的劳动量,是排字技术上的一个创举。

  元代的木活字印刷技术,还流传到少数民族地区。法国人伯希和曾在敦煌发现并盗走元代的维吾尔文木活字几百个。现存在北京历史博物馆的维文木活字只有5个。

  明朝活字印书较多,但仅从现存版本上很难区别其究竟属木活字印本还是铜活字印本。有文献指出,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的《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清嘉靖间的《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印刷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康熙年间获得空前发展。政府组织刻制了15万个木活字,印制《四库全书》及其他重要著作。大规模用木活字印书则始于乾隆年间《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的发行。印制该书共刻成大小枣木活字253,500个。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134种,2389卷。这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书。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