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照排之父”——王选

作者 闻述之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502期 发布时间 2014-11-08

  1975年春天,在一次工作调研中,同为北大教师的王选夫人陈堃 知道了“748”工程的大概情况,她告诉了病休在家的王选。王选一眼就相中了“汉字精密照排”子项目,并立即投入了工作。

  他花了大量时间到当时地处和平里、距北大十几公里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查阅文献资料。他留意到,很多杂志他都是第一读者。这些杂志使他的眼光具有穿透力。他看到了二、三代照排机的危机,看到了数字式储存和数字式输出的广阔前景。他盯上了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1975年5月,北大成立了汉字精密照排研制协作攻关会战组。

  “748”工程承担汉字精密照排项目研究的有5个单位,并没有北京大学。王选主动请战,参加了“748”工程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研究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技术路线呢?5个研究单位各有各的看法,有的选择二代机,有的选择三代机。

  跨越二代机和三代机,直接上激光照排——王选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技术方案。

  激光照排系统中的汉字信息处理有两个重大的根本性难题,一是汉字的储存,一是汉字字形信息的还原输出。

  运用“轮廓描述和参数描述”结合的方法解决汉字信息压缩,是王选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研制中的第一大贡献。这种方法将汉字的横、竖、折等规则笔画,用一系列参数精确表示,将曲线形式的不规则笔画用轮廓参数表示,不仅使汉字信息的压缩比率达到了1:500,而且保证了汉字无论是变倍增大还是缩小都不会走形,并保持笔画的匀称一致,实现了汉字的高质量输出。王选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并运用“参数描述方法”(即提示信息)控制字形变倍和变形时敏感部位的质量。在大约10年后,西方才开始采用类似技术。

  汉字信息压缩解决了汉字的存储问题,但是,在制版过程中还必须把这种压缩后的字形信息复原成点阵,并以适应激光逐行扫描的方式形成版面点阵供激光输出。当时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很慢,用还原软件还原汉字,每个字平均要用一秒钟。

  王选提出了一种可以通过硬件实现的汉字字形高速还原算法,编写了实现还原的微程序,使汉字还原速度达到每秒250字。此后,他又设计出一种超大规模专用芯片,实现了高速和高保真的汉字字形复原和变倍、变形,还原速度为每秒710字。这一控制器现在被称为光栅图像处理器。1976年,这一术语还未产生,后来激光输出流行,人们把解释版面描述信息并产生字形点阵和图形、图像点阵的设备,称为光栅图像处理器,即Raster Image Processor,简称RIP。现在,王选的学生们已经把RIP变成软件,直接放进了计算机。

  从1975年到1993年,在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从研制到投入广泛应用的18年里,王选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艰辛,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九死一生”,这两个核心技术发明,使得他的团队最终胜出。

  王选后来解释当年主动请战的动机,是因为“项目的难度和价值强烈地吸引了我,尤其是我找到了一条外国人没有走过、日本人没有走通的技术途径。这一创新带来的价值,当时已能明显地感觉到,尽管国内大多数人并不相信”。

  王选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第三世界科学院三院院士于一身,几乎包揽了中国科技领域的所有最高科技奖项。他于2006年2月1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0岁。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