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对字体发展的促进及汉字的应变性——由《汉字文化大观》所得到的启示

作者 王小玲 高淑燕 发布时间 2014-10-30

摘要:汉字与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无论是其内部结构还是外部形体,都反映着它所依存的民族文化。本文以汉字外部形态——字体为考察角度,讨论了文化对汉字字体演进的促进作用,并以宋体字与汉字书法艺术为例,讨论了汉字对于现代文化的应变性。

关键词:汉字文化大观 文化 字体 演进 应变性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这既是说汉字在传承中华文化方面的功绩,也是对文字一般规律的的科学认识。然而汉字的历史太过久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汉字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容,这也使其多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它的好多光彩并未真正为人所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何九盈、胡双宝、张猛先生主编的《汉字文化大观》(以下简称为《大观》)则将汉字的真正文化魅力揭示出来,帮我们揭去了汉字神秘面纱,使其真正的光彩得以昭示天下。《大观》继承了小学研究的优良传统,以科学的方法,详实的材料,首先讲清了汉字的发生,字体的演进,汉字的书写工具、载体,同时从汉字的实际出发,介绍了汉字和汉语的关系、汉字中所潜藏的文化现象……内容所及,几乎涵盖了汉字有关的一切文化现象。《大观》提出,文化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化。确实,汉字中蕴涵着汉民族的认识、世界观等,是其智慧在文字中的体现。某种程度上,一部中国的文化史就是汉字的文化史。

《大观》指出:“以往的汉字研究着重于汉字内部体系,重点在形音义,这当然是应当肯定的。但是,若以为关于汉字的学问仅限于此,就大错而特错了。汉字文化学还要求从汉字外部关系研究汉字,拓宽汉字研究的领域。”“任何一次大的社会革命(如秦王朝统一中国,清王朝被推翻),新的技术革命(如计算机的出现),都会引起文化结构的变化,在这个变化的潮流中,作为文化载体的汉字往往首当其冲,而汉字始则被动,甚至令人失望,但最终总能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

确实,汉字是一个民族记忆的留存,从内部结构到外部形体都可以捕捉到这种记忆。从汉字的内部来说,汉字构意反映着汉民族的文化认识,汉字构意变化的背后是其所依存的文化内容的变化。从外部来说,社会文化事件往往成为汉字字体演变的推动力。

《汉字文化大观》给我们的启示很多,笔者尝试以《大观》的思想作为理论依据,探讨文化对于汉字外部形体演变的影响,至于其内部的构造与文化的紧密关系,则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我们这里关注的是汉字的外部形态,即字体。何为字体?王宁先生将字体定义为:指汉字在社会长期书写过程中,由于书写工具、载体、社会风尚等原因,经过演变形成的相对固定的式样特征和体态风格的大类别。它是一个阶段某种同一风格字群的总称,因而,任何一个单个的字,都必然属于一种字体。字体是从式样特征和体态风格的角度来看汉字。它与构形是两个角度:同一个构形可以是不同字体,同一种字体可以包含不同的构形模式。

影响汉字字体演进的因素,除了起决定作用的内部因素,如简易律与区别律之外,在外部因素方面,工具和载体是影响字体演进的直接因素,而背后的文化因素则是字体演进的促进因素。

一、文化对字体演进的促进作用

社会文化的演变和语言文字的演变是密切关联的。汉字字体的发展自然有其内在的规律,但其中文化事件对其演变起到了促进作用,汉字的几种主流字体[1],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的形成,与文化都不无关系。

甲骨文的产生与古代以神为本的文化有关,甲骨文是殷商王室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占卜记录。上古时期,人类的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时期,当人们对自然、社会、自身还缺乏深入的认识时,便转而去求助鬼神。殷的王室几乎事事占卜,不仅祭祀、战争这样的国之大事要卜,其他如下雨刮风、做梦、生孩子等事也要卜。而且一件事要卜问多次。占卜时,把占卜的时间、占卜的人、所卜之事、卜兆所暗示的结果,甚至事后应验的情况也都记录下来。这种以刀代笔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笔画瘦硬,多用直线,折笔多用方折,富于棱角。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的总称,金文的发展与青铜器的藏礼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藏礼,就是寓礼于器,是古代宗法礼制在青铜器上的物化。商代后期,随着奴隶主宗法礼制的逐渐强化,青铜器的藏礼作用日益明显。一些经常用于祭祀宴享的青铜器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具有了明贵贱、别尊卑的特殊功能。青铜器的不同组合方式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等级,如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等。青铜器成了国家的象征、家族的荣耀,“问鼎”便意味着侮蔑和挑战,“鼎迁”则意味着国家灭亡;家族成员立了战功,受了封赐,就要铸刻在青铜器上,以便昭示后人,世代为荣,故金文中常有“子子孙孙永宝用”的字样。到了西周,青铜器的这种作用达到了顶峰,其上的铭文也变得越来越长。甲骨文作为日常使用的一种实用文字,字形上还比较随意,而金文作为一种正统文字,而且要铸于鼎器之上,表现统治阶级的荣耀,在字体上就显得更正规、更庄重。

战国文字在汉字的发展史上很具有独特性,而它的形成正是来自于当时历史文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裂变的时期,其时,我国社会处于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周王渐失其作为诸侯共主的地位,各地开始出现诸侯割据争霸的局面,王室的衰微使得原来的正统文化渐失其统治地位,割据一方的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也得以自由地发展。一方面,春秋时期青铜器的藏礼作用逐渐衰落,诸侯及卿大夫逐越轨,“礼崩乐坏”的局面愈演愈烈,本该用三鼎的用起了五鼎、七鼎,本该用七鼎的用起了天子才能用的九鼎。随着铸器权力的下移,器物越铸越多,铜器的形制、装饰、文字的风格逐渐多样化、地方化起来。到了战国时期,青铜器再不是身分的证明、权力的象征,而只是生活里的日用器具和装饰品,上面的铭文也渐失其庄重性,而逐渐装饰化,甚至于潦草化了。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文字也由被少数人垄断变为在更多的人当中传播。殷商和西周时期,掌握文字的人限于大贵族、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为他们服务或在其中供职的巫、史、卜、祝、书奴、工奴的手里;春秋时代,随着中小奴隶主和新兴地主的扩大和兴起,文字逐渐为广大的“士”阶层所掌握。战国时代,由于商业城市的兴起,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许多庶民、商人、手工业者也加入识字者的行列,使文字的使用人数又来了一次大膨胀。这些新涉足于文字应用者行列的人,文化水平很低,对于文字没有思古之幽情,非常重视文字的实用价值,追求文字的简易、迅速、易区别、好使用,由此带来了文字形体上的大变化。战国文字最突出的特点是形体歧异多,同一个字不仅在不同的国度或地区构形有歧异,就是在同一国度或地区不同书写者的手下也每有不同。由于这一时期文字书写的随意性过大,使许多字的构形大大超出了汉字由商代甲骨文到西周金文再到春秋金文的形体演变中所形成一般常规,出现了大量无规律可范、无道理可讲的形变。

这种歧异的文字很快被小篆所取代。《大观》指出,“小篆能够成为统一六国文字的字体,是由于秦始皇兼并了天下而提供了政治基础。”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标准字体。秦国地处宗周故地,忠实地继承了西周王朝的文化传统,文字上更是维系着正体字的的传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面临的是“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这就影响了各地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李斯等人以秦国原有的文字作为统一的标准,废除掉一切与秦文不同的六国俗体,只保留其中与秦文一致的部分,拟订出统一的标准字样广布天下。秦始皇利用政权的力量推行小篆,以秦国的正统文字作为天下的统一文字,就是要确立以小篆所依存的秦国文化的正统地位,“书同文”的政策是与“车同轨”、整齐度量衡等制度一道,作为巩固统一的措施推行的。秦始皇试图以文字形体的统一达到文化上的统一,以文化上的统一达到政治上的统一,最终巩固自己的王权统治。

小篆随着秦王朝的短命也达到了自己历史的终结,主流字体的地位被隶书所取代,《大观》指出,“汉字字体的演变史上,‘隶变’是一件典型的因文化发展而引起的字体变化事件。”隶书是秦汉时代汉字形体演变过程中以点画结构逐渐取代篆书的线条结构而形成的一种新字体。隶书的出现,肇始于战国时期的秦系文字,起因传说是“狱事繁杂”,《汉书·艺文志》中有关于隶书产生的最早说法:

是时始造隶书,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说文解字·叙》也有关于隶书产生的说法:

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趋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东汉赵壹《非草书》说:

盖秦之末,刑峻网密,官书烦冗,战攻并作,军书交驰,羽檄纷飞,故为隶草,趋急速耳,示简易之指,非圣人之业也。

古文字即便是经过整理规范的小篆,其形多由曲屈回环的线条所构成,极不便于书写。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们不得不突破旧有字体的束缚而寻求一种便捷的新体。秦在推行小篆的时候,社会上的日常用字却在广泛地流行“解散篆体”的古隶。这种字体其实是草篆,是下层人所使用的俗文字。秦王朝政治上的覆灭直接导致了小篆正统文字地位的终结,取而代之的是以农民起义起家的汉朝统治者。这些人除了屠狗贩布的文盲,就是亭长、掾史之类的基层小吏,较之“婉转流丽”的篆书,他们对于隶书要熟悉得多,更加之隶书书写上的简便快捷,于是,“扶犁黑手翻持笏”,隶书与使用它的主人一起,也走入了庙堂,成为了正统文字。当然,最初的秦隶仅是小篆的草写体,当它只作为民间流行的辅助书体出现的时候,草率一些、简捷一些都无大碍,但当它要成为一个王朝的正统文字,承担起宣扬主流文化的大任时,便必然要收起原来那些不经意的面孔,而要有一些威严的意味。于是,美化、规范化的意识开始出现在隶书中,结构上渐趋简化,线条上日渐粗细停匀,笔势的波挑、起伏日具规范,这便是汉隶。

以后楷书对隶书进行略加改造,魏晋以后取代了隶书,成为了主流字体。当然,汉字字体具体呈现出什么样的式样特征和体态风格,有多种因素在共同起作用,文化对于其具体样貌有影响,但不会起决定作用。

二、汉字对于现代文化的应变性

周有光先生认为,过去一万年间的人类文化史发生过三次文化飞跃,被称为“三大高峰”:农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历史的脉搏越跳越快。“农业化”费了一万年,“工业化”费了三百年,“信息化”还不到五十年。人类的文化车轮正在加速度前进。

相应地,汉字字体发展到楷书,便不再向前演进了,就构字笔画来说,汉字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完善的程度,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满足农业社会的要求。而且由于中国古代先进的物质文化基础,汉字很顺利地与印刷技术结合起来,以一种新的样貌满足了机器工业大规模复制,进而更广泛地进行文化传播的要求,并随之经受住了社会制度的更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行更大调整的考验。然而,当人类文化历史的车轮迈进信息时代,汉字一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西方的拉丁字母顺利地实现了二进制的计算机输入,然而,包含着形、音、义等特征信息的汉字,字形结构复杂,数量庞大,如何实现汉字的计算机输入,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幸而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电子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得到了革命性的改进,汉字的计算机输入得以实现,古老的汉字终于成功地经受住了现代高科技的挑战。正如《大观》所说:“文化的发展是非常丰富多样的,文化对汉字提出的新的需求往往因时而异,由此产生的汉字的变改也就因事而异”。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需求,汉字也作出了一些“因事而异”的调整。宋体字的产生、汉字与电脑计算机的结合可看作是汉字对于现代文化的应变。

1、宋体字对于实用需求的适应

汉字发展到了楷书,便再也没有产生新的字体,其中楷书自身的特点对维持其主流字体的地位有着决定作用,同时,印刷术的产生对于汉字的字体也产生了固化作用,并直接催生了宋体字的问世。宋体字继承了汉字书写特有的笔画结构,它是唐楷笔画归纳化处理后形成特有的装饰化字体,这种归纳是建立在用刻刀刻画的方法对楷书进行简化的基础上的。

自雕版印刷问世以来,汉字印刷字体基本上是楷书。字体没有改变,但其书写风格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最初的书法体演变为后来的刻书体,最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宋体字”。陆锡兴先生认为宋体字的产生是汉字发展史的一个进步,是汉字字体真正成熟的标志。印刷宋体保持经典性,起到维持汉字传承性的作用;宋体字虽然没有手写体美观,但是从使用角度看,宋体字是优于手写体的。它消除了个性化的书法风格习惯,为众多匠人合作进行规模化制字生产提供条件,为制字标准化提供了基础;宋体字是以唐代的楷书为基础形成的新的形体,它的结构和笔画都是汉字历史上的一个创新。不仅如此,宋体以“端楷庄严”,法度森严的风格特征成为官方使用文字体式。并最终成为了汉字印刷的正字。它横细竖粗的体式方便字体按比例变形,可以孳生出长体和扁体,变形合乎规则。它标准化硬性字体更加能体现官方的超乎世俗的权威,成为官楷以后的最具有威严意味的字形。[2]

宋体字的产生有着文化学上的意义,这种影响渗入了后世汉字“因事而异”的调整。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推广照相排版工艺,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依旧是印刷的主要字体。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作为汉字与信息技术结合的成果,宋体、仿宋、黑体、楷体成为了应用最广泛的几套电脑字体,脱胎于印刷体的电脑字体形成了共同的特点:字体规范,笔画匀称,风格统一,适于横竖向排列组合,具有非常好的清晰度和阅读舒适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实用的需求。

2、汉字书法艺术为适应信息技术所做的调适

“中国的不少传统科学,在近现代都不得不经历过“发展——更新——终结——与现代科学衔接”的过程。终结指的是这种科学原始状况的终结,有的是旧有名称随着内容的更新而被新学科的名称取代;也有的虽沿用旧名,但实质上已不是由旧材料和旧方法构成的旧学科了。但这绝不是对传统科学的摧毁,而是对它们最大的维护。3

科学技术的介入虽然还不足以使得汉字字体发生变化,甚至对于汉字形体产生一种固化作用,但汉字为了适应载体的需要,自身一定要进行一些微调。电脑中来自于传统书法艺术的字库便是如此。电脑中有一种来源于书法家手写的书法字稿的电脑字体,就是传统书法艺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当然,这种传统汉字艺术不可能完全照搬到电脑中去,而必须要进行一些微调,书法家在写字稿的时候要适应电脑显示的需要,后期技术处理也要适应电脑载体的需要。

书法艺术与进入电脑的汉字有着不同的目的追求,书法艺术求异,书法作品中的同一个字,乃至不同字的同一笔画,都尽量追求变化。因为书法艺术有自己的章法,在书法作品中对于字的大小、笔画的轻重、疏密的处理都要自由些,它并不在意文字的排列均匀,而追求整体的呼应协调,书法艺术的韵味与美感正是在这些成分的不一致中才得以体现出来。但这种电脑字体则应努力避免这些因素,任何一种风格的书法进入电脑,同一个字只有一个字样,汉字笔画中的“意”“态”“势”等艺术性的成分相应地要弱化,过于突出的个性要有所收敛,这也是传统的汉字艺术为适应电脑的需要而作出的自我调适。在保持其书写感与整体的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要满足其顺畅地传达信息的实用功能。

我们试举一例来说明:

浅谈文化对字体发展的促进及汉字的应变性——由《汉字文化大观》所得到的启示 
赵佶瘦金书《秾芳诗帖》(局部)

浅谈文化对字体发展的促进及汉字的应变性——由《汉字文化大观》所得到的启示
华康瘦金体

与原帖比较,进入电脑的瘦金体极端“瘦硬”的风格就改变了许多,原帖中笔画的转折、出锋处象刀削一般,而电脑中的瘦金体就收敛了许多。而且,处于识别等方面的考虑,有些牵丝连带(如“秾”左旁的竖钩)也省略掉了。此外,书写者还尽量避免了笔画之间不必要的交接(如《秾芳诗帖》中的“依”部件“衣”的撇画末端与单人旁的交叉),这些都使得字形变得眉目清晰。从结体取势的角度来看,瘦金体本来的欹侧“紧结”的结构也有向平正“宽结”发展的趋势,整个字形变得宽绰圆润起来。原本位置明显偏上的重心在电脑书体中也尽量向下调整,从而靠近中间的位置,这都应该是出于读者阅读时视线平稳的考虑。

传统书法艺术进入计算机,是在实用性基础上对于汉字艺术性的追求,即使是在机器中,也要延续展现自己的文化品味。这也是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人们对于本民族文化精神的坚守。

以上我们借助《汉字文化大观》所提供的科学方法,对于汉字与文化的关系作了一点不甚成熟的思考。作为一种自源文字,汉字具有着不屈的生命力,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是其获得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 王小玲 高淑燕)

[1]演进字体是汉字发展的主流,所以也叫主流字体。主流字体具有书写常规,形体规范的特点,因此也叫常速字体。这些字体的构形系统与个体构形都可以独立分析。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都是主流字体。

[2]陆锡兴,宋体字及其在文字史上的意义,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31页

[3]王宁,试论训诂学在当代的发展及其旧质的终结,训诂学原理,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年8月,第13-14页。

2010-05-18 人教网


《汉字文化大观》

 目录 主编的话 编写人员

汉字文化笔谈
汉字文化学简论
汉字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汉字的性质和汉字文化
谈汉字与文化的互证关系
仓颉作书今说
独立·变易·中庸·和谐

《汉字文化大观》正式出版发行
美丽的汉字值得我们一辈子去体味
汉字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汉字:透过历史看当前
打开汉字构筑的文化窗口,展示久远的华夏文明之根
权威 全面 通俗 实用
汉语教学的良师益友
汉字文化学的奠基之作
浅谈文化对字体发展的促进及汉字的应变性
读《汉字文化大观》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