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规范的历史回顾

作者 曹先擢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05

《通用规范汉字表》发布了,这个字表的发布是及时的,将在汉字的应用上发挥积极的作用。这里简要回顾一下汉字规范的历史,主要谈四个问题:汉字规范的重要性、汉字规范的时代性、汉字规范的形式、如何做好汉字的规范工作。

汉字规范的重要性

什么是规范?叶圣陶说规范就是标准。汉字是交流信息的工具,交流的双方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标准,才能发挥字的交流功能。这种标准其共同性的程度,开始是很低的,可以满足较小范围内使用的要求,字的使用范围越大,标准化程度的要求也就越高。现在汉字的使用范围大大增大了,其规范的要求变得非常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语言文字部门发布了多种规范,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教育的需求、计算机用字的需求。这次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是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其重要作用自不待言。

汉字规范的时代性

汉字规范总是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这里举3个例子。进入战国时代,用许慎的话说:“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于是在秦统一后就有了“书同文”之举,用小篆统一天下的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发布的篆文诏版:“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秦辖天下36郡,如果维持以前的“文字异形”的局面,诏版内容就难以发布到天下36郡,可见统一文字的重要性。
历史发展到唐代又出现了新的文字异形,因为经过“隶变”,文字出现了各种异体,在唐初出现了“字样书”。颜师古著《字样》,“样”指形状、式样。字样就是字形汇集,后来出现了许多同类的书。字样把不同字形的字,分门别类,概括为三类:俗、通、正。它们用于不同的场合,“俗”用于文案、券契、药方;“通”用于表奏、牋启、尺牍;“正”用于著述、对策、碑碣。
历史发展到近代,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大力发展经济、科技,把教育普及到大众、特别是到农村,这就需要汉字便学,特别是便于儿童、工农学习,因此推行了汉字简化,以及其他配套的规范。

汉字规范的形式

规范的形式有两种:一是自下而上,是自发的,即荀子说的“名固无宜,约定俗成谓之宜”,先秦“名”既指名称,也指字,所谓“百名以上书于策”。自发的规范在古文字里就存在,在历史发展中内容不断丰富;二是自上而下的,有多次,大的有两次。大家所熟悉的秦始皇的“书同文”,另一次是唐玄宗。汉字的发展自公元前二世纪开始了“隶变”,到八世纪,经一千年,楷书已成为社会用字的主流,“严格意义上的方块(字)或称狭义的方块(字),到唐楷才算形成”(齐冲天,见《汉字文化大观》)。唐兰说:“中国文字史第一次同文字是秦时的小篆,结果失败了。这第二次定隶书(即现在所谓楷书)却成功了。”(唐兰,见《中国文字学》19页)我们对这两次“书同文”分析时要考虑两个方面:第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二,对文字发展的影响。秦始皇的“书同文”对社会发展影响是巨大的。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实现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实现了大统一,如果没有“书同文”是难以实现这个大改革的。然而从汉字的发展看,小篆是一种过渡文字,到汉代隶书逐渐流行。唐先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秦时的“书同文”失败了。不过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看到小篆的文字系统保留在《说文解字》里,是后代分析汉字的重要依据,因此其规范作用仍是不应忽视的。唐玄宗废古文,把《开元文字音义》以外的称作“野文”,他推进了楷书的发展,但其社会历史影响是不可与秦始皇的“书同文”相比的。

如何做好汉字的规范工作

一是符合历史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的简化汉字就是根据历史发展的需要提出来的。进入20世纪80年代,信息革命使得要解决电脑上汉字的应用问题。1981年国家标准局公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编号为GB2312—80。顾小凤说:“GB2312—80制定在汉字信息化的处理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汉字与计算机》,语文出版社)1986年《美国新闻周刊》说“古老的文字和硅世界的奇特的结合,将给亚洲的经济和文化生活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
二是做好调查研究,特别是要听取大众的意见。这点是我们新中国语言文字规范制定的一个老传统,这次又一次体现了这个传统,除了专题讨论会等举行了120余次,还发布公告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三是充分认识汉字的性质和特点,要处理好规范和应用的关系。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字表收了一些必要的地名、姓氏人名、科技用字等。
四是处理好人机界面和人际界面的关系,要注意二者的结合,但是不可忽视人们应用上的需要和便利。
(作者系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辞书学会名誉会长、《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审定委员会主任、主持《新华词典》编纂工作。)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