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规范汉字表》——为汉语国际传播提供规范和标准

作者 陆俭明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743期 发布时间 2014-11-05

《通用规范汉字表》已经正式发布,这对当前蓬勃开展的汉语国际教学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国外的汉语学习者,有的属于汉字文化圈,有的属于非汉字文化圈。对属于非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学习汉字是一个很难跨越的坎儿。这些人由于受母语音素文字根深蒂固的影响,视一个个汉字为一幅幅神奇的图画,普遍对汉字存有神秘感;多数学生对汉字学习有一种畏惧感。目前,在非汉字文化圈国家开展汉语教学,一般都“先语后文”,即先教汉语拼音,先学口语,在学生学了一些汉语口语,掌握了汉语拼音方案后,转入汉字教学。结果往往出现“低谷”现象,最后几乎70%~80%的人由于汉字难学而不再继续学习汉语。这是因为学生对汉字根本没有认识,以为就是一个个形状各异的符号,没有形、音、义意识,没有笔画意识,没有汉字整体架构意识,更不注意笔形的变化规则、汉字部件位置和整体架构,只觉得汉字难认、难写、难记、难学。
一般以为,汉字文化圈国家的学生学习汉字不会有太多问题,但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日本文部省规定,中学毕业生要学习掌握将近2000个汉字,可其中有768个汉字与中国汉字字形不同。譬如最普通的“天”字,我们是上短下长,而日本是上长下短;再如“對”,汉语简化为“对”,左边看上去像个“又”。日本也简化了,简化为“対”,左边是“文”,写出来看上去像“又”上有一点。韩国教育部于1972年8月12日公布《教育用基础汉字表》,共1800个,其中与中国规范汉字异形的有1094个(包括非简化汉字461个)。后他们加以调整,有1312个跟中国规范汉字相同,但还有488个字跟我们的汉字不一样。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汉字,每一个都有形、音、义,三者互相有一定关系且又融为一体;日本、韩国虽然也用汉字,但每个汉字纯粹是表示某个特定意义的符号,笔画的起止、顺序也不完全一样。因此,汉字圈的外国学生在学习书写中国汉字时,往往不注意笔画顺序和形状,不注意笔形变化规则,不注意字形中偏旁或者部件的位置,常常会写出一些似对非对、似错非错的错字。
了解了上面的情况,我们不难想见《通用规范汉字表》对于汉语教学、对于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意义。它的意义在于:
第一,《通用规范汉字表》本质上是简化字系统的汉字表,国家正式发布这样规范汉字表,这等于明确宣布,在汉字繁简之争中,国家明确地选择了简化字,这对汉语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
第二,《通用规范汉字表》为汉字教学确立了统一的标准,提供了与汉字有关的规范依据。具体说是:
(1)《通用规范汉字表》为汉语教材和相关教辅教材的编写提供了用字的标准,也直接提供了选字选词的依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年1月26日)相对照,调整了百余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常用字的变化。这对汉语教学,特别是汉语教材编写和汉语水平考试选字选词的及时调整,提供了依据。
(2)《通用规范汉字表》给汉语教师提供了教学汉字的标准,提供了批改作业时判断学生写字正误的标准。
(3)《通用规范汉字表》给学生用汉字做作业、写作提供了一个书写标准。
(4)《通用规范汉字表》也给汉语教员和汉语学习者随时了解、翻阅、查对汉字所属常用字等级、汉字字形的规范提供了依据。
第三,对汉字文化圈的学生来说,《通用规范汉字表》使学生了解和明白他们本国使用的汉字与中文汉字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减少母语汉字负迁移的影响,减少出错率。
《通用规范汉字表》与汉语国际传播关系密切,对汉语教学有指导意义。《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发布首先有助于我们汉语教师增强汉字的规范意识,在进入汉字教学阶段时,既要有针对性地设法帮助或者引导学生树立一些有关汉字的意识,诸如“汉字是形音义相关而又三者融为一体的这样一种意识”,“中文汉字是方正结构的整体构造意识”,“中文汉字的笔画、笔顺意识”以及“中文汉字部件和部件位置的意识”等,以便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注意笔画书写规范、笔顺规范、部件位置规范、方格空间分割(或说布局)规范。同时,又要有意识地设法使学生对汉字学习感兴趣,而不是汉字教学一开始就把他们都吓跑了。我们要在兼顾“让学生树立汉字意识”和“让学生对汉字学习感兴趣”这二者之间,寻求最适合、最有效的汉字教学法,以帮助学生破除对汉字的神秘感,解除对汉字学习的畏惧感。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