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与小篆

作者 东方白 来源 《语言文字报》第526期 发布时间 2014-11-08

殷商以后,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周朝自平王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后,经历了诸侯兼并的春秋时期和七国争霸的战国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据史料记载,当时“宝”的写法,就有194种。“眉”的写法有104种,“寿”的写法,也有百种以上。有的字体柔婉流动、疏密夸张,有的体势纵长,有的结构狂怪。这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对思想交流带来了不便,影响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

秦统一后,李斯及时地向秦始皇提出了统一文字的建议,并亲自主持这一工作。他以秦国文字为基础,废除异体字,简化字形,整理部首,形成了笔画比较简单、形体较为规范、便于书写的小篆(也称秦篆和斯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产生年代虽然不早,数量却很多,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小篆的笔画较细,所以也有“玉箸篆”之称;在字形上呈长方形,结构往往左右对称,给人挺拔秀丽的感觉。

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为此,李斯作《仓颉篇》七章,赵高作《爱历篇》六章,胡毋敬作《博学篇》七章,作为官定的标准字书,颁布于世,一面供教授学童,一面供民众检阅,作为范本,推行全国。

小篆的出现,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作用,是汉字发展史上一大进步。鲁迅说,李斯在我国文学史上是有“殊勋”的。令人遗憾的是,李斯手书已大多散失。现在,只有中国历史博物馆还收藏有李斯亲书的琅玡刻石,山东泰山岱庙现存有李斯篆书的秦二世诏书刻石残片。这些刻石虽已严重残损,但它们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文字刻石,实为稀世珍宝。除了推行小篆之外,李斯还在统一法律、货币、度量衡和车轨等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连夜写毕,李斯奉命隔日又去采岭石镌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会稽刻石”。

相传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峄山刻石》是秦篆(即小篆)的代表之作。该石刻字的点画均为线条,粗细一致,圆起圆收;字体端庄严谨,有实有虚,疏密得当,从容平和且劲健有力。有人评之为“画如铁石,千钧强弩”。刻字的结构上紧下松,垂脚拉长,有居高临下的俨然之态,似乎读者须仰视而观。在章法上行列整齐,规矩和谐。专家们评论;这种整齐划一的风格与秦朝政治理想一致。秦刻石在总体上具有从容、俨然、强健有力的艺术风范,与当时秦王朝的时代精神相统一。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