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篆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11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书同文”政策统一了文字,促进了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秦代是书法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秦之前,各诸侯国各行其是,字体不一,文字差异十分明显。秦统一六国之后,致力于文字的规范化:赵高作《爰历篇》,胡毋敬作《博学篇》,李斯作《仓颉篇》,都是为文字统一作出的先导、宣传及推行工作。秦统治者在大篆的基础上,取其适中,依照易于识辨、利于书写、便于推行的原则,改其为不失形意而规范划一的“秦篆”。为了区别于大篆,秦篆被称为“小篆”,形成了不同以往的特色:具有长方的形体,均匀的笔画,协调的结构,艺术的图案。汉字自此得到了基本的规范定型。然而小篆并非秦代的新生事物,早在秦一统天下之前,秦国已经实施了对籀文的利用、省改,秦国金文和石鼓文可资证明。杜虎符、新郪虎符、阳陵虎符等上面的铭文已是比较成熟的小篆。秦代统一文字是这项工作的继续、完善和更大范围的推广。

小篆的特点为:线条横平竖直,用笔瘦劲匀净,圆转委婉之中显出刚劲;纵向取势,结构安稳凝重,疏密匀称,一丝不苟;有时候结构上密下疏,稳定之中显得飘逸舒展,俊朗爽健;行气舒徐安闲。总体显得单纯、匀净、和谐、有序。

书写小篆的笔顺看上去比较复杂,看似一笔缭绕的线条,其实往往是由数笔连贯而成的,只是不能在衔接处留下节点。

小篆作为秦朝的正体,有正用、俗用两种情况。秦始皇六处刻石、虎符等应是小篆的正用;度量衡诏版上的小篆则属通俗使用,不够精严谨饬,字形比较自由,和刻石文字相比,别有一番趣味。

秦代刻石最值得称道的是秦始皇在位十二年间留下的六块记功刻石: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刻石、芝罘刻石、碣石刻石和会稽刻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结束了六国纷争的历史,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走向大一统,这是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为宣扬其威德盛治,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率大臣浩浩荡荡东巡,过峄山、泰山、琅琊山,并刻石以歌颂功业;次年东巡至芝罘山,刻石以记;三年后又东巡至碣石,面对苍茫大海,再立石颂德,洋洋不可一世;数年后秦始皇南巡至会稽,以刻石彪炳伟业,愿千秋万代永固。

秦始皇四次巡游,共刻石六处,秦二世即位后下诏,在秦始皇所刻石上加刻一段文字,说明此为秦始皇所刻,以使世人对此不疑。因为当时李斯地位很高,善于作书,又与秦始皇同行,所以后人都认为这些刻石是李斯的手书。

秦代的六处刻石中,碣石刻石早已堕入大海,芝罘刻石原石已失,因此,只有“峄山”“泰山”“琅琊”“会稽”四刻石流传至宋,称为“秦四刻石”。刻石为小篆代表作,是秦代统一文字的标准和历史见证。

(选自语文出版社高中书法教材《书法文化》)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