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整理建议(五)

作者 千里 发布时间 2014-12-19

附件6

形声是单音语文字发展的最高形式,它不是西方文字发展的所谓意音阶段

汉语是单音语,所以汉字的最高形式是形声。它是由象形、形意、衍声(假借)、形声等过程发展而来的。它和西方复音语走向拼音各有所依,其结果是一样的。是由低级走向高级,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的过程,并不是西方所谓的意音阶段。

一、汉语西语不同,文字发展自然也不同

西文从象形走到拼音是用了很长时间的,汉字从象形到形声也是很长时间。两者各走各的路。语言不同,道路自然不同。正如不同的人穿不同的衣物一样,何言阶段?文字以适用为主,西文用了拼音字能适应他们的语言,它就完成了它的过程,是否定位于拼音,由它们自己来决定。汉字同样发展到形声,能恰当地符合汉语的要求,汉语要表达的,它都能表达,汉语要求它完成的,它都能完成,这就是它的归宿,它的定位,何言阶段?

汉字的最大特点是它能适应于汉语,反之今天的汉语却适应不了拼音。主张拼音化的同志却说“应尽量发展复音词,尽量吸收外来语”有的同音词区别不了,叫改变语言来适应。我觉得很奇怪,难道叫中国人都用上外国语?是文改呢还是语改?是按语言来进行文字改革,还是为了适应文字而语言改革?语言文字本来是以确切、简洁为好,难道还是以啰嗦、麻烦为好吗?两者应是各走各的路。

二、汉字是从衍声(假借)阶段向形声发展而来的

西文从意音、音节走向拼音(衍声)。汉字却是由衍声(假借)走向形声的。汉字从象形走向象意(指事、会意),这时的汉字已从画走向文字,从形象走向符号。试看甲骨文的晚期文字,不是书家已很难辩出物形来,这时汉字已达到相当水平,如上、下、今、昔、文、武一些抽象字也已能造了,但必有其穷,只靠象形解意是不够的。社会的发展,事物的纷繁,理念的复杂,不是简单的形意所能表达的,于是产生了假借。在甲骨文中假借用字是不少的。据有人统计,(当然无法全面,甲骨文难说已全被发现)甲骨文中,(应是后期,形声字产生初期),形声字只占20%-30%,会意字不过一千多个,其它字则更少,在应用上主要是假借字。可见当时(殷商时代)已是从象形、形意走进了衍声阶段。在古代的书籍里出现了大量的假借字,假借字的多用正是使后人难于理解古籍(如尚书等)的主要原因。那么为什么在中国这个时期(衍声)不能延续下来呢?假借也好,一直借下来。或者说为什么不像西文那样走向拼音呢?我认为这就是我们现在千方百计,绞尽脑汁,曾经有过波澜壮阔过程想使汉字拼音化而不能成功的同一原因——汉语不同意。因而走投无路,假借则此路不通,从而由衍声(假借)再走向形声。假如一定要分阶段的话,那就是汉字从象形→形意→衍声(假借)→最后走向形声。形声办法,一被发现就势不可挡,产生了大量的形声字,也如西文产生了大量拼音字一样,从而代替了过去的形意、假借等字。如“ ”已借为北,于是加个月以还人家的背,“亦”加个月以还借来的腋。有的已经有音有形了,再给加个声符,如“ ”本来就念jia,再给加上个“叚”音为“豭”。暴已经有个太阳了,再给加个日为曝。从殷商起到战国止,产生了大量形声字,经过多次的形体整理,形声字已初据规模,也基本完备。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盛行,但汉字出色地完成了它应尽的职责。在中国古代的文艺复兴时代,汉字曾大放光芒,当时的作品(经、子等书)现在仍保留在那里,留传于今世(如孙子兵书),这是过渡时期未成熟的文字所能胜任的吗?就是说汉字到形声已经完成了它的过渡阶段走入了正规。也就是汉字曾经走上了衍声道路,但不行,最后再进一步走到了形声。

有的人认为很可惜,错误地产生了形声字,如果不是产生了形声字,在假借阶段,创造了拼音字,那么汉语也就变成复音语了,今天就可以用上先进的拼音文字了。这种想法我认为是很奇怪的。难道西方在古代也是单音语?他们的曲折语是因为没有形声字逼出来的?又据说西文也有过形声(意音)阶段,后来因为形声字的形符感到累赘而被去掉了,形成了拼音字。但从我们的汉字看,目前不要说形符自己感到累赘,人们千方百计想拿掉它却办不到,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三、中国人不是不会创造音素字,而是不造

如果说中国人太笨当时不会搞音素,魏晋时代的反切,没有给人以启示的话;唐代佛教输入了梵文,人们总该开窍了吧?僧守温也曾制订了36字母,汉字并没有理睬;再晚些时,我国周边的民族蒙和满都采用了衍声文字,而且后来他们都曾统治过中国,前后几百年,相比之下,他们为什么不叫汉人用上先进文字?汉字还是没有变。何以先进的音素字在汉字眼前摆来摆去,汉字就是不为所动?可见汉人不是不懂造音素字,也不是不会造,而是不造。

四、文字不就是语言,它有它自己的功能

文字不就是语言,它不一定必须依附于语言。当然形声字也是贴近于语言的,但它有时要超出语言,有些地方它能补助语言的不足这是形声字的特点,也是形声字的优越之处。近世以来科学发展了,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用上了代号,西文中也大量涌现出代号,它们都不是语言,与语言无关,但确是今天科学发展的产物,成为科学发展上必要的工具,应该说是先端工具,它不是语言所能代替的。语言能表达的只是吃、喝、拉、撒、睡,高深的科学它无能为力。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当然它也能作为人们的思维工具,但人的大脑的思维却不必停留于语言上,数理化的代号就不是语言所能代替的。语言有其止境(主要在于交际上),思维、大脑、科学是无止境的。科学的代号用语言就无法胜任。形声字符号,除了能发音外,它还能指示意义,也是语言所代替不了的,此外如示动作用,使千古误释的“武”字,得以伸张正义,巍、婧、狞、忿具有感情。理化中的代号,它本身不具有意义,但却能推导出高深的意义,是语言无法表达出来的理论意义。 1+1=2语言能说清楚,11×11=?语言就说不清,如果只靠语言,卫星是上不了天的。未来科学的发展是无止境的,拼音只能随语言转,形声字的形符却是可以起到无限作用的,它前途无量。

五、拼音字不适用于汉语

拼音适应不了单音语主要有两点:

1、无法确定“词儿连书”的规则

汉语是单音语,同音词非常多,无法区别。拉丁化的同志们主张“词儿连书”。所以一再强调汉语也是复音语。但这是徒劳的,因为汉语不是复音语。就算是吧,“词儿连书”的规则如何定?哪些字可以连书?哪些字不能连书?拉丁字已推行半个多世纪了,一直在办书报,如《语言文字报》,在广大群众中推广。“连书”的规则到底是什么?应该说一直到现在也提不出个完整的规则!有些人研究,办法发表了,(都是片段的),一大本,讲了很多道理,凭这些道理只有他自己能执行,比学老汉字还难,不是语言专家是无法弄通的,但最终还是解决不了。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汉语是单音语,这个脚太大,硬给她穿小鞋,她受不了,“茶”是单音是复音?“碗”是单是复?“茶”是“茶叶”,“碗”是“茶碗”、“茶”是中国出口物资之一“碗”是吃饭用的“饭碗”,大碗、花碗、磁碗、泥碗、好碗、坏碗、红茶、花茶、热茶、凉茶、碗茶、香茶等等而大、花、磁、好、坏等等都可以单独存在,同时又几乎和所有汉字连书存在。如果把字都连书成词,中国将成词国了。

文字是要定型,每个字有每个字的形体,人们才好认识,也必须看熟,人们才好记忆,这无限量的文字,叫人如何认记?

2、取消词素无法制造新词

汉语的语汇是相当丰富的,原因是词素语。拉丁化必须以语汇为单位,那将把语汇固定为语词,单音的语素就不存在了。它将妨碍制造新词。人们制造语汇,是以语素为材料的,正是因为单体语素的存在(特别是在形声字的情况下,代有形符的语素给人的印像深刻),人们才自由地选择适当的材料来制造新词。所以古往今来,汉文化在语言艺术(文章、诗、词、歌、赋)上大放异彩,落霞、孤骛、秋水、长天人们想像不到的词语,都 可连接在一起,形成各种各样的奇文妙语,是语词也是图画。现在把它们固定下来,词语化了,您将在什么地方能使用落霞、孤骛、秋水、长天?像西文那样一个语词代表一个固定词,像上面的语词就无法产生了,因为原料已不存在了。活泼的汉语将走向贫乏而僵化!

附件7

简化无助于汉字的难学难用,反而造成难学难用,也造成当前混乱,所谓难学难用,老汉字音无定音,意无准义,故而难学难用。

简化字只简了笔划,对音、意并无改善,所以它无助于难学难用。如高元白在他的《汉字起源、发展和改革》中写道“……也不过是……做到写字的一些便利,而汉字本身主要的缺点,不是简体字所能解决的。”

现行简化字它是清末以后救亡图存的行动之一。和清末以来汉字改革运动属于同一范畴的。

清末以来仁人志士,出于对国家存亡的深切忧虑和对旧中国的痛恨之情,一方面看到国人的愚昧,认识到不从“开民智”着手,是无法挽救的。开民智首先遇到的是汉字的难学难用。同时也看到西方拼音字的易学易用。这种种因素,加以急燥情绪,人们无暇也不愿意研究汉语、汉字,迫不急待地想要改掉老汉字,这就是文改的源起。而在文改中又碰到了方言的障碍,因而想到了简化。如鲁讯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另从他的作品中也可看出,如《阿Q正传》、《孔乙已》等等。一切因素的综合,爆发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简字正是其中的行动之一。

清末大规模的汉字改革失败后,人们认为改革不是短时间所能办到的。于是多人主张简化汉字。最早提倡者是钱玄同,他在1922年向当时的“国语统一筹备会”提出“减少现行汉字的笔划案”。1934年又在该会提议“搜集固有而较适用的简体字案”。主张选编“简体字谱。此外1930年刘復编有《宋元以来俗字谱》;1935年杜定友编《简字标准表》;1936年陈光尧编《常用简字表》;同年容庚编《简体字典》;1937年北京研究院字体研究委员会编《简体字表》。1934年“大众语”运动高潮中引起的“手头字”运动,上海15个团体和二百多位文化界人士,联名提出三百多个手头字在上海发表,各杂志纷纷响应。抗日战争发起后,又产生了许多简体字。可见简体字的提出,是和客观社会事态息息相关的,和近世的政治、经济、文化、革命,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密不可分的。

1949年10月10日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内设四个委员会,其中之一是“汉字整理委员会”。由于协会成员基本上是拉丁化的主张者,他们信奉西方的“文字发展规律”,认为文字最终必定是拼音的。除了语音分岐统一语言需要时间外,促进汉字意符的消亡(据说西方的从意音字到拼音是由于意符的消亡而达到的)也应简化。这就是他们提出简体字的渊源所在,于是“一简”、“二简”先后提出了。

汉字简化从古就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从图形走向符号;从文走向字;从复杂概念走向简单概念;从难写走向易写,这都是积极的。使文字走向充实、完备、正规。另一方从可识变为不易识;从有义可查走向无义可查;从理性走向非理性。只图方便,因而使文字成为毫无理据,无法识别,也不易记忆的死符号,这都是消极的。楷书后的简化多属于后者,而当前的简化多数是楷书后产生的。

汉字从其产生与发展是有其依据的,它是始终围绕着汉语特点而前进的,有的人觉得奇怪和可惜。如汉字产生了大量的“假借”字后,造成了一字多义,后产生了“形声字”他写道“当时不知分析音素,专制音标,写成拼音文字,只是在发生了流弊的“假借字”上想补救的办法,于是有了在音符假借字上注以形符偏旁的 “转注”;后来又有了形符偏旁上谐以音符假借字的“谐声”,……但结果造成了的都是“形声字”……“假借”只是冲向“衍声”的一阵惊涛巨浪,中途遇到阻碍,把水势打了回来,而合入“转注”、“谐声”的洪流里。这条洪流正在“衍形”“衍音”的过渡阶段中滚滚激泄。它将流到完全衍音的领域是势所必然的”。还说“可惜没有放弃了方块制度,只是把所有汉字都当音符使用”。

他认为如果“分析音素,专制音标”,那么当时就可“写成拼音文字”了。我看这种想法有点太简单。“它将要流到完全衍声的领域是势所必然的”。这点我们也看不出。不是说西方也有“意音”阶段吗?为什么又不想叫汉字经过意音阶段呢?从甲骨文看,殷商时代汉语就是单音语。如“今夕其雨”,以及其后的尚书、易、礼、诗经都是单音的(不知西方拼音字前可是单音语?)。大约中国人就是懒,不愿多说话,如 犙(三岁牛),牭(四岁牛),牻(白黑杂毛牛),羜(羊五月生羔),“”(羊六月生羔)――当时都是用一个字来表示,说话总好用一个音的语言。到现在还说“犊”(牛崽),“羔”(羊崽),这样的语言,就是写成拼音字,语言就会变成复音语吗?拉丁化主张者总以为当时不是那“形声字”的“意符”,汉语早就成为复音语了。这是不切实际的。大家都知道,从古以来,汉字始终是掌握在卿大夫阶级手里,它(汉字)和老百姓是无缘的(只有在新文化运动后汉字才和老百姓发生关系)那么老百姓的语言应当是未受“形符”影响吧?老百姓不也是单音语吗?如人、狗、山、水、吃、穿、走、跑、红、白、大、小、这、那、呢、吗?哪个不是单音的?语言即是单音的,叫它怎样来用拼音字?但拉丁化主张者总以为“形符”是个障碍物,因此想尽办法去掉这个“形符”,简化就是其中之一。如简字中的以干代幹,以付代傅、副,以午代舞(后给以纠正)等。

正是因为这样想法,今天的简化就不考虑汉字的构成原则了,与汉字的构成原则分道扬镳,甚至背道而驰。结果反而增添了麻烦。

总的看有以下几种情况:从好的方面看:

1、归并了一些异体字,减少了字数,用字也得到规整。如“烨”,减去了燁爗曄,为(爲)、碗(盌、椀),炮(砲、礮),橹(櫨、艫)等。

2、转用了一些合理偏旁,增强了文字的确切性。如钯改为耙,“ ”改为耜等。

3、订正了一些音符。如鎚改为锤,膠改为胶等。

4、合理纠正了一些字,如尘(塵),原为“麤”,示多鹿跑起来尘土飞扬,后减为一鹿,一鹿就欠妥了,简化为尘是合理的。从(從),古原为从,示二人相从,本有动意,后来加示动符“ ”,多余。

但更多的是引起麻烦:

1、以音代字,同音假借。如以了代瞭,干代幹,丑代醜,意义不明确。

2、去掉意符,使字不好解释。如开(開),去了門,发(髪),去了髟,斗(閗)去了鬥,形声字没有形了。

3、改旁添符。把偏旁简化了,但原旁并未取消,结果是添了符号。如讠(言),说话,把言改为讠,但譬,还是用言。实际是给汉字添了个符号。另如钅(金),鎏,金未取消。 (食)饗,食未取消。让(讓),攘,襄未取消。平空多添了字符,增加了学习负担。

4、一个符代替很多音,形成混乱,字无法读。如‘又’,難,又代難的‘ ’;艰,又代艱的‘ ’;歎,又代歎的‘ ’;漢,又代漢的‘ ’,上面几个‘ ’虽都是一个‘ ’符,但代表的音不同。事实上是增加了han jian tan han的音符。僅,又代僅的‘堇’;劝,又代勤的‘堇’;觀,又代觀的‘ ’;歡,又代歡的‘ ’;權,又代權的‘ ’。雞,又代雞的‘奚’;鳳,又代鳳的‘鸟’,鄧,又代鄧的‘登’等等同样都使这些音多了个符号,使一符多音的老汉字更加多音,使这些字很难读出准确声音了,使原来乱的形声字更乱了。

5、合理字简化成不合理字。如饍简为膳。饍是饍食,“月”通常为“肉”,饍不一定都是肉食,而且“月”多指脏腑组织,使专义的“月”变为不专义的符了。舘简为馆,饭馆固可称馆,博物馆、文化馆、报馆等都非饮食类馆,似不如舘。舖简为铺,舖非金属,店舖原是合适的,这样一简,把原来的形意都给打乱了,望文生义,义不准确了。癡简作痴,知既非chi 音,把疑虑的病态也简没了。知和疑是相反的概念,作为会意字不妥,作为音符也不确,反而增加个chi 音。

约定俗成是可以遵循的,但违反汉字原则,助长汉字的乱,成为些无意义或脱离原意的简只会引起麻烦,难道这样就易学易用了吗?

从上面看各有利弊。有利的简,值得提倡(实质就是整理,我的整理也就是这些),其有弊的就不應简。另从整理看,不徹底全面整理也不好办。如巤符(音 la),用巤标la 音的共四字,臘、蠟、邋、镴。腊、蜡已简为昔符,如邋、鑞也简为昔符巤符就可取消了,(可少个多划的巤),但邋为逪可行,鑞为错就不行,因为它和错(cuo)同样了。可见局部整理也有困难。若想整理,只有全面整理,否则也很难办好。

   “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成立不久,就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研究委员会”,再不久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顾名思义,是要改掉汉字的。毛泽东主席也曾说过“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可见当时是下定决心把汉字改掉的。既想改掉,未来是不用了,不用的字,简化它,岂非多此一举?至少会有下列麻烦:

1、现在的学生读不懂古书了。

2、给汉字增加了音义符号,使汉字更加难学难用。

3、未来翻译古籍时,除了繁体字外,为了译这一阶段的书,又必须学会简体字,岂不麻烦。现在的“文字法”是为誰设的?

4、是否考虑过?繁简字的混用,会给社会造成麻烦?今天的“规范化”不正是自己找的!

心是好的,事却没做好。事实简化字也是对汉字的一种整理。(包括过去的隶变楷变等等都应是汉字的整理),但方向不是按老汉字的方向前进,目的是要走向拼音,它不符合汉字的原则,不符汉语的要求,因而事情也不可能做好。

附件8

汉字整理是老汉字目前的唯一选择别无它途,整理后的汉字是更高级的文字

老汉字运行到今天已很难适应客观要求。有人主张改掉它,有人主张保留。它本身即有缺点,也有优点。优点应当发扬,缺点则必须改正。所以即不能断然改掉,也不能全面保留。只有整理,别无它途

一、汉语是单音语,汉字只能是形声字

汉语是单音语,本来不需证明。但有些人迷信于西方的所谓文字发展规律,认为西方的拼音字是先进的,因而千方百计证明汉语也是复音的,事实是徒劳的,他们说“蜻蜓、蝴蝶”不是复音吗?这好像说one too man不是单音吗?他们又说“吃饭、睡觉、君子、小人哪个不是复音的?外国也有短语(phrase)吧,这也算单词的话,“天方夜谈”“随便聊天”都是单词了,又何谈单、复音?我们说汉语是单音语,是说汉语的绝大多数的最小意义单位是单音的。从字典可以看出,99%汉字是单音的。字在字典里能单独存在,说明它是有意义的,是个个体的意义单位。汉字在字典里几乎全部是单音的。(如蜻蜓等是极少数的),这就证明汉语是单音语。外语字典里可都是单音存在的?

既是单音语,汉语按普通话只有416音。《新华字典》现有八千五百字(异体字、重复字不算),每个音都有二十多个同音字,将如何区别?假如按“国语罗马字”标上声调,也只有一千二、三百音,每音也有七、八个同音字。(各别的如yu音有114个同音字)也无法区别,只能加上个形符。所以汉字只能是形声字,别无它途。

二、形声字有三种可能,但只有整理老汉字是最好的

形声字的三种形式是,1,拼音形声字,2,另造符号的形声字,3,按原老汉字符给以整理的形声字。

1、拼音形声字

拼音形声字的优点是易学。四、五十个声韵母或加些形符,一学就会。但它有如下缺点:

1.1、与老汉字符号完全脱钩,不利于通古。

1.2、拼音字追求的是音、韵绝对准确,拼音形声字也一样,那么汉语统一前是无法推行的。不利于通今。

1.3、声韵符号只有几十个,外形上彼此都有连带关系(声或韵),区别性小。有的字体啰嗦,不美观,如袁晓圆的方案。有的是品字型即声意韵。

1.4、和老汉字完全不同,必须全部另学,学习上费劲。          

1.5、由于和老汉字完全不同,在普及上必须同时改换,且一时不易完成,对日常工作有影响。

2、另造符的形声字

完全离开老汉字原符,另造一套符号,不受原符影响,造好了可能区别性好些,这是优点。但也有缺点:

2.1、同样和古汉字脱钩,不利于通古。

2.2、全部需另学,学习费劲。

2.3、必须全部同时改换,普及上费力,长时间会影响日常工作。

3、按原汉字笔划整理

按原汉字字符整理有以下好处:

3.1、与老汉字挂钩,利于通古。新汉字只有三百多个符号,抛弃了绝大多数老汉字,能通什么古?不,虽然只有部分老汉字,但毕竟是骨干部分(常用字),最主要的部分都得到保留,比另造要强的多,这是指的音符。在意符方面,原老汉字基本是不多的。整理后原意符大体上都得到保留,如金、木、水、火、土等等,意义都不变,这就有一大部分是可识了,另外在运用上,语法、语词、语汇、文章等等,完全不变,如古文可按原文译过来,(只是表面不同)一切造词遣字办法完全相同,是可利通古的。

3.2、易于学习。按老汉字原形、原音、原义,只是组织安排不同,在学习上就省力了。由于老汉字的乱,有的地方会有矛盾,但可以解决,总较另造一套易学的多。

3.3、区别性不减。老汉字是千差万别的,是任意组合的,因而区别性强。在安排上也美观。但老汉字单体字只有五百多(其中也有复体的或近似的,如古占、木、未、末等等),整理后,一般尽取其精华,区别性不会差于老汉字。特别是我的方案,增加了词性,词性不同的字,外形予以特殊明显区别,区别性只能增强,不会减弱。

3.4、易于普及,任何事务不会受影响。因为它本身是老汉字,不必一次推行,可分期分批夹杂在老汉字中间推行。使使用的人不感到难于接受。和50年代推行“简化字”一样,分几批几次就推行了,不显得突然。

4、我的整理方案的特点(优点)

除上述外,我的方案在原汉字基础上加了如下措施,使汉字能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4.1、对形的改进

增加了词性。原汉字除音符外有意符。这就比拼音字增加了表现力。原汉字是由音、意二环组成的。我的方案在音、意外又增加了词性,使汉字又增加了一环,它的表现力更强了。确切性更高了。如“牛”字,原来是名词,老牛的牛。但汉语也常把它当副词用。如“这个人很牛”,或“牛气轰轰的”,是牛字比喻义,表示固执或自大。老汉字对这两个意义都用一个字,分不清。整理后可分前者为“ ”(名词),后者为“ ”(副词),意义不同,写法不同,字义比以前更准确了。再如古诗“最是橙黄橘绿时”,“橙”是“橙子”,还是“橙色”?意义不清。如果是分词性,“ ”(名词橙子),“ ”(形容词橙色)意义就清了,如“最是 黄橘绿时”,意义清晰可见,不会误会了。

此外增加词性对阅读有利。因为分清词性,名、动、形区别明显,虚词不标符号,在阅读时易于抓住要点(因为主、谓语都在名、动词上),同时书写上也节约时间(一般文章虚词用的多)。眉目清楚。(请参看例证)。

4.2、对字义的改进

单音独体字的应用——所谓单音独体字,即在每个音中选出一个,使它代表某个原汉字,不用再标任何符号的单音字,它便利了汉字的学用。老汉字一字多义,在应用上锻练出了一些字,已成了习惯,并无矛盾之处。如“上”,本是形容词,如上等、上边;但可作动词用,如上去、上山;也可作名词用,如上下一致;还能作虚词用,早上、晚上。这是老汉字几千年锻练出来的结果。事实表明,这些字是可以这样用的,是老汉字给我们的便利,我们应当承受。因此我确定每个音都有一个单音字,当然要选常用的,出现频率高的字。因此学了字符后我们就可以会了一些字了,而且是常用多用的字。会了它们就会了相当一部分字了。学的人能很快地应用汉字,从而增强了学用上的方便。

4.3、对音的改进

减音。普通话416音。但其中有些音基本不用或用的极少,一般是些虚词。如嗲、欻、噷、呣等。这类字不设音符,用其它音符拼出。还有些音虽然是实词但用处极少字数也少,这些字也不设符,由其它符拼出。

有些字音地方间多有不清,如z\c\s和zh\ch\sh间有关的音分不清。这些音中本方案有的予以归并,但比老汉字的一符二音要近似的多,同时新汉字有确切的意义在,也不会发生困难;对于原来分不清的地方来说,就给以方便,免得硬记。

除上述外,减音有利于电脑应用。使电脑直接应用成为可能。这样音符少了,就便利多了,同时也可加强符号的区别性,近似的符号可以去掉。数目少了也利于学习。

附件9

汉字整理是科教兴国根本大计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会影响经济建设,对经建会起到推动作用

一.汉字整理在科教兴国中的位置

目前中国在世界上是各项事业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其所以如此,除了政治因素外,有十二亿人口也是要因之一。他1,不靠资源,(所谓地大物博是过去的说法);2更不是靠有资本;所靠的只有人口。他是占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国家。有人口就要消费,要吃、要穿、也要……。简单说,它是个市场。是资本主义国家销售商品的一个巨大市场。因而外国人来中国做买卖。有人口有廉价的劳动力,外国人就来投资,投资有利可图,归根结底是因为有十二亿人口。

外国人是把我们当消费者,当市场而来的。如果我们只是消费而不给人家以回报,人家白送给我们东西消费?当然不行。人家卖给我们的是高科技产品,我们给人家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人家用机器坐以收利,我们终年劳动,累的受不了,这样的交易,(也应算公平竞争),我们将会如何?所以要“科教兴国”。当今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认识到,“科学”,只有抓住科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假如说过去可以依靠人多、地多、物资多、枪炮多而能致胜的话,那么今天,特别是明后天,没有科学就一切都没有。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十三亿人是消费对象,但他也是生产对象,同样也能是科学开发者。只有十三亿科学开发者才能立于坚强的不败之地,才能使国家更好地兴旺发达。如果说只是消费者,这市场也将被遗弃或者被人奴役。可见使十三亿人成为科学开发者是当前的重要问题。使十三亿人成为科学开发者而不只是消费者,首先要发展教育。这也是清末以来我们的先哲们所看到的问题。但发展教育首先碰到的是汉字的难学难用。中国人要用十几年的时间来学习汉字,把时间用在学习学习工具上,而外国人是用在学习和研究科学上。相比之下,我们能不落后?我们很难和外人争衡。所以鲁迅先生说“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话不无道理。但今天也有人说,汉字没有灭,中国也没亡,而且兴盛起来了。这也是事实。但国家的兴衰是靠各种因素促成的,首先是政治。但从长期来看,我们可以肯定,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的人都是高素质的,我们今天的国家肯定会优于现在。起码在工作上,不要费这么大的力气,而成就也一定比今天大的多。譬如农业推广先进技术农民就是不用,(五十年代把氨水送给农民,农民却偷着倒在沟里),或不能用;先进工艺、机械,工人就是用不好,同样的工作,人家原材料利用率在90%以上,我们只能达 50%不足;我们的科学成就就是在人家后面。我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几人?几十万名工程师比十三亿工程师能一样吗?

我们的体育运动,解放前在世界上无一项挂号(零),解放后的今天很多项能称雄世界,重要原因是有十三亿人口,人多材料多。但不同的是体育运动不需文化。只要下功夫练就行,所以能。科学就不行,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日本人五十年代战败,经济彻底破产,八十年代又成了经济强国。我们呢?不管怎么说,我们是战胜国,起码不必赔款,但今天比日本如何?(人们会说,日本用的不也是汉字吗?不,他们的汉字只相当于我们的意符,读音仍是日本的,数量也少。此外他们的人口少,文化基础好)。如果我们以为自己真的不错了,那将是危险的。体育锻练离开了文化可以,启开十三亿人的心扉,让十三亿人进入科学,就非有高尚文化不可。汉字整理是当前的千钧课题。

如果拿先端科学来说,文字的问题就更重要了。过去江泽民主席在历次青年会上总是强调“综观世界科学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维最敏捷的青年时期。”他一系列地指出例证。青年的时间是极端宝贵的。能节约这段时间应当是相当重要的。假如新汉字比老汉字能节约三年时间的话,就是说可以节约三年的学习精力,并提前三年进入研究阶段,来发挥这精力。其效果将能如何?我国学制从入学到大学毕业,要十六年,研究生假如四年共二十年。前十年只能学习普通常识,打基础,后十年才能进入专业,节约三年精力,相当于十年的三分之一,效果又当如何?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宝贵的时光是不容许随便浪费的。这个账我们应当仔细地算。

文字是一种工具,但不是一般的工具。人类有了风箱(简单工具),就有了青铜器时代。有了显微镜(简单工具)就有了微观世界。没有飞船(似乎是复杂工具)人类上不了天。文字也是工具,但它能启动大脑,它不是简单的工具。如果拿做用来说,它比飞船做用大。简单工具也好,复杂的也好,没有人的大脑,什么工具都将无用。只有大脑才是最宝贵的,而大脑是要由文字来启动的,所以文字是宝贵的工具。把文字问题(改进)视为等闲,可做可不做,不是明智的。

假如说若干年前,人类由猿变成了人,它用的主要是手的话,那么今天人类由依靠手的时代进入了依靠智慧,依靠大脑的时代那么对这运载知识,启动大脑的工具----文字就极其重要了。当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各发达国家已经作了布署,人类竞争己相当激烈的今天,没有紧迫感,认为文字问题(改进)可早可晚,也不是明智的。

前些时有人根据欧盟发表的一些报告和取向,他以“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为题撰文,指出知识经济必以社会为基础,没有广泛的方方面面地经济基础支持,知识经济是无法产生和发展的。最后他强调三点,(他说该走出三个误区),即1不能把知识社会的实现仅仅看作是高精尖技术的应用;2建设知识社会不只是专家、学者的事情,而是每个公民的责任;3既要重视学习新的知识,更要重视利用新知识来改造社会。从他这些要求看,我国现在还有大量的文盲,而我们扫盲的标准还仅仅是认识一二千字,和这些要求相比,距离有多大!这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二汉字是否会对当前经建有影响

首先应当说不会有影响;整理过程中不会有影响;完成后对经建会起到推动作用;如果从长远看,将会给炎黄子孙奠定永恒的发展基础。

汉字整理不是改革,它是整理,是根据老汉字的固有原则来整理的。它音是老汉字的音;形是老汉字的形;表现方法;个体组成;整体运用,一切都根据老汉字原则来整理,发扬老汉字的一切优点,克服老汉字的一切缺点,这就是整理。只是确定了老汉字的一些音、形、意,一切都和老汉字一样,所以它,不会影响其它。

人们一看到例证,一切都变了,感到陌生,似乎不可识,怎能易学?

陌生是由于没见过面,易学难学在于是否合理。“犙”“牭”认识吗?它确实是老汉字,没见过面,当然不认识。“焉”、“能”认识吧,是因为常见面。 “犙”是三岁牛,“牭”是四岁牛,易学否?“焉”古代是大鸟,“能”古代是大熊,大鸟大熊今天做虚词解,好理解吗?和三岁牛、四岁牛比哪个字易解易记?哪个字陌生?

新汉字没见过面,当然不认识,大家都没见过面,所以陌生。“鬏”“揪”是老汉字,告诉你,念jiu 几遍能记住?“氧”“鈾”是新汉字,告诉你念羊、由,几遍能记住。如果把“鬏”、“揪”改为“”、“扏”,再告诉你“”是动词,“扏”是名词,几遍能记住?哪个好理解?陌生是由于没见过面,难学易学在于合理性。“鬏”、“揪”音变了,老汉字形未变,因而难学。现在把它变过来,是现在音了,形变了,暂时陌生但易学了。整理只是返本还原,并非瞎造。汉字绝大多数音、义变了,形未变,现在把它返本归真,乍一看陌生,但整理后的汉字不是难学的,也不会长期陌生。所以陌生只是没见过面而已。整理是把应改而未改的改过来,还其本来面目,陌生也是短暂的。

是否会影响经济建设可从人、财、物三方面来考虑。现在是经济建设时期人、财、物都很紧张,整理汉字能否耗费人力、财力、物力?我说不能。

首先是人力。经济建设的人是在经济方面,国家经济部门,如工业、建筑、交通、外贸、商业等等,文字整理是文教方面的事,文教事业由文教部门担当,和经济部门无关,牵涉不到经济建设。同时不需复杂操作,假如是分批调整的话,每年只换上几十个字符,在电台上公布一下,每天教几个字符,不出几天就教完了。我曾教过一些人,每天一小时,十天左右三百几十个字符就会了,通过阅读,不出一月(最多超不过三个月),大体可以读写。这是全部字,如果分批,时间就更少了。所以人力影响不着经济。

其次财力。如上述通过电台,几天就可传完。需要经费的只是调整字模,全国各地的印刷厂,都需改造字模,但这和它可以节约每个人的三年学时(等于降低到高中的教育经费3/12=1/4),每年节约的教育经费,会比造些字模等多吧?从扫盲说,每年不知用多少经费,但效果如何?我敢说,如果想在农民中扫除文盲,老汉字是很难的,当年扫了下年还要回生,用整理后的汉字,不出几年全国都会扫清。所以经费不会影响经建。

至于物力。如果是按年次分批整理,它将和正常一样,不需任何物力。如果想在一时内消除文盲,经过教学后,脱盲的人要巩固学习,应印刷一些读物,将会给纸张、印刷及有关物资造成短缺,但它与建设物资不相矛盾。从市场经济看,购买者越多,市场越繁荣,看书的人要出钱,卖书的人就有钱可赚,国内不足(纸张等)可进口,进口物资需要外汇,但我想不会很多吧?比起进口烟、酒、茶意义要大的多吧。

会否因文字调整,政令下达有误,工作安排受阻呢?我认为不能。当年推行简化字政令受过影响吗?这和简字是一样,同样是汉字,如果分批实行,每年不过几十个字符(基本都是原字符,夹杂在老汉字中间使用)为了慎重可提前公布,预先练习,一定时间后施行,能有影响吗?

过去的书籍要翻译重印。这是免不了的,这工作任何改革都是少不了的。可在全部改完后译印,但可量力因需而行。

目前正在机构改革,国企改革,下岗分流,下岗的人员要培训,分流也需要岗位。新字普及,假如想在农村消灭文盲的话,可训练一批人员,从事农民、工人扫盲和语文教育。比老汉字的扫盲要简单而有效,短期就可扫清全国文盲。在农民可一次推行。这也是基础建设,它的意义不次于交通、电信或三峡,国家投点资是值得的。

整理时间以越早越好。首先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不容我们因循拖延。使国家早日消灭文盲,促进科技早发展,早发挥十二亿人的智慧。其次早日消除用字的混乱。再次现在的书籍也以越早越少些,越晚书籍越多,译时越多费力、时、物资。

当前汉字改革问题很复杂,特别是百多年来的改革,给人以深刻印象,影响所及,使人视为畏途。这是由于人们急于求成,不对汉字、汉语作深切研究的结果。现在有些人还在固执已见,仍主张拉丁化,有的人则怕改,认为老汉字是尽善尽美的,主张不动,更多的人是怕引起混乱,影响当前经建。这是讳疾忌医,既有病就免不了动手术,早动就比晚动强。至于到底是哪条道最好?只有实践。真理毕竟是真理,在实践中自会得出验证。老汉字的缺点是无法否认的,但想改掉它则是不可能的。出路只有一条,整理。

汉字整理建议(一)
汉字整理建议(二)
汉字整理建议(三)
汉字整理建议(四)
汉字整理建议(五)
汉字整理建议(六)

作者简介:
千里老先生,原名陈家骥,丹东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离休干部。一九四六年开始研究汉字改革,至今六十余载坚持不懈。并制定了以形声为主的汉字改革方案。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