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汉字值得我们一辈子去体味——评《汉字文化大观》

作者 金安辉 发布时间 2014-10-30

1995年,北大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文化大观系列》丛书,内中有一本《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因为这本书的问世,从此坊间便有了“汉字文化学”这一称谓与学科,并且不久之后就衍生出众多的相关著作,掀起了汉字文化学研究的热潮。15年过去了(按编写时间算,已经20年了),这本书又从当年的系列中“脱颖而出”,“重现江湖”,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修订再版——时间证明了她非明日黄花,而是一本积厚流广之作。

此书原本就叫《汉字文化大观》,后因纳入北大版的《中国文化大观系列》丛书,按体例一律以“中国”二字冠首,故加上了“中国”二字,以与“系列”各书取得一致。现在恢复原名,显得不似以前那样冗赘。全书共分十六章,前六章介绍汉字的基本理论:汉字的起源、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的书写工具及载体、汉字的特点、汉字的规范、注音和简化、汉字的研究与应用,后十章则重点论述汉字与其他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如汉字与文学艺术、衣食住行、意识形态、姓氏避讳、动物植物等等。如果说前面部分是概述综览,起的作用是开源导流的话,后面部分可堪称是集其大成、荦荦大观了。全书的前面有《汉字文化学简论》一文,论述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开宗立派所应具备的框架与边界:“一是阐明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系统、信息系统,它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二是探讨汉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也就是从汉字入手研究中国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汉字。”在当时如此发凡起例可谓平地楼台,给后来研究者诸多的启发。

该书吸引我的首先在于她不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写就,而是俯下身来,牵着读者的手走进妙趣横生的汉字文化学的大观园。如在介绍汉字与文学艺术的一章,作者特意拈出回文诗、离合诗、神智体三种文字游戏加以介绍汉字与诗歌的关系,在汉字与对联一节中作者则特意介绍了诗钟这一近现代文人热衷的娱乐形式,诸如此类,皆为游戏之体,但汉字的妙趣即潜藏其中。又如在介绍汉字与翻译的一章,作者特举周良沛先生所译的一首法国诗来说明汉字之“妙”:

天阴

秋雨

一滴

滴地

滴在

头顶

作者巧妙地使用了“滴”字,“滴”字在汉语中既是一个拟声词又是动词,同时在字形结构中使用了意符“氵”,使得译文声态相合,形意俱佳。此等介绍文字,读来不能不令人感到趣味盎然,如沐熏风。

《汉字文化大观》一书的另一特点是往往在读者习焉不察的地方能别出手眼拨云开雾。如我们一般都想当然地认为“甘”字作为味觉意为“甜美”,事实上,“中国古代的味感,是以‘甘’与其他表示味觉的词对立的。‘甘’是不带任何刺激的正味。《春秋繁露》说‘甘者,五味之本也。’汉代五行配五味,总是用中央‘土’来配甘。《素问》说:‘物之味甘者,皆土气之所生也’。《淮南子·原道》:‘味者,甘立而五味亭矣。’《庄子·外物》:‘口彻为甘’。都是说,‘甘’是一种不带任何刺激的,对口舌非常适应因而通畅无阻的味道。从汉字的构形可以看出,其他表示味感的字都从‘酉’、从‘鹵’、从‘草’,是从某种植物、矿物或酒中体会出来的,唯有‘甘’字从‘口’,中间的‘一’《说文解字》说:‘一,道也。’这个‘道’就是‘味道’的‘道’,也就是通行的滋味。其实,‘一’不过是个指事符号,指出味在口中。”(《汉字与烹食文化》)如此,我们不但对于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的理解自能更加深入,更有会心,对于汉字字义的古今嬗变亦能知其所以然。

《汉字文化大观》一书兼具学理性与工具性的特点,书中的资料异常丰富。一卷在握,直似《世说新语》中所谓“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书中又提供了大量的图片,使读者在寓目文字的同时,可以通过浏览图片更加直观地理解书中的内容,更易了然于胸。另外不可不提的是,全书各个章节的标题都很有诗意,如“唇齿两相依——汉字与汉民族文化”、“文明的晨曦——汉字的起源”、“方块的奥秘——汉字形体的演变”、“神韵夺天工——汉字与文学艺术”、“斯文存古道——汉字与意识形态、思维方式”等等,莫不读之口颊生香,惬然于心。全书虽成于众手,文风各异,但都雅驯畅达,平易可读,这也应是《大观》一书吸引人之所在。

新版的《汉字文化大观》前面增加了“汉字文化笔谈”一节,分别是何九盈的《汉字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曹先擢的《汉字的性质和汉字文化》、王宁的《谈汉字与文化的互证关系》、胡双宝的《仓颉作书今说》、张猛的《独立·变易·中庸·和谐——汉字文化问题的几个视点》等五篇文章。二十年前,几位先生提出“汉字文化学”的说法,二十年后,他们再搦管陈言,自当胜义叠见,新见杂陈了。

《汉字文化大观》的作者都是本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因而该书也体现出浓厚的“守正出新”的风格做派,即使有些写出来的文字并非“定数”,但一定都是一家之言,经得起检验与推敲。现在,很多大学的中文专业已将《汉字文化大观》作为本科、研究生的专业必读书,“从研究室进入了教室”,这是诸位撰者最乐于见到的景观。但二十年的时间对于一门学科来说也许只表明她还处在不成熟的阶段,诸多的路障仍为扫清,就像书中前言所论:“汉字文化研究的症结是什么?曰:理论思维贫乏,概念模式贫乏,方法论贫乏。”所以,汉字文化学研究亟需要做的不是屋下架屋的炒冷饭,而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开拓。

行文至此,想起了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汉字整形,近期正在热议的电视荧屏不得使用缩略英文字母而应用完整的汉语来表达之新规,这些无不说明了每一个小小的方块字其实都在牵动着所有国人的神经,因为她是辨认我们文化身份的DNA。古老的汉字是神秘的,古老的汉字又是美丽的,她值得我们用一生去亲近,去体味。正像著名作家王蒙在“二00四文化高峰论坛”上所讲的:“汉字是表意兼表形的文字,汉字是注重审美形象的文字,汉字如歌如画如符咒。汉字的信息量与某些不确定性和争议性无与伦比。在中华民族的整合与凝聚方面,在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和身份方面,在源远流长、一以贯之而又充满机变以摆脱困境方面,汉字功莫大焉。”

(本文作者单位:华北科技学院)

2010-05-07 人教网


《汉字文化大观》

 目录 主编的话 编写人员

汉字文化笔谈
汉字文化学简论
汉字文化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汉字的性质和汉字文化
谈汉字与文化的互证关系
仓颉作书今说
独立·变易·中庸·和谐

《汉字文化大观》正式出版发行
美丽的汉字值得我们一辈子去体味
汉字中的文化与文化中的汉字:透过历史看当前
打开汉字构筑的文化窗口,展示久远的华夏文明之根
权威 全面 通俗 实用
汉语教学的良师益友
汉字文化学的奠基之作
浅谈文化对字体发展的促进及汉字的应变性
读《汉字文化大观》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