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汉字构形 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 何林英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03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识字的过程也是体会和继承中华文化的过程。如今识字教学方法,大体有“韵语识字”“随文识字”“看图识字”“拼音识字”“字理识字”等。如何按照汉字构形学的理论科学规范地认识汉字,从而在语文教学中突出语和文的特点,使识字教学真正体现本真语文的应有之义?何林英老师提出了汉字构意溯源法、构形理据讲解法、系统有理归纳法和构件客观分析法,希望能给读者启发,也欢迎大家来稿讨论。

汉字有自身的构形规律,“六书”理论中提到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其中前四种是汉字构形的主要依据。我们在中小学生的汉字教学中,根据这四种构字方法,分析其各自的造字理据,以寻求适应于不同构字方法的有效教学方法,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识字效率。
汉字构意溯源法。构意溯源就是追溯原初造字时造字者的一种主观造字意图,主要针对汉字中的象形字和指事字提出的。据笔者统计,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2500个常用汉字中,有226个属于象形或指事字。
这类字,大多属于独体字,非常适合根据追溯原初构意的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如“大”“夫”二字。“大”小篆作 ,象人形,天大地大,人亦大;“夫”金文作 ,象站着的人形(大),上面的“一”,表示头发上插一根簪,意思是成年男子,是个丈夫了。再如“牛”,甲骨文作 ,象牛头形,上面两竖加弯表示牛角,下面两小笔表示牛耳,中间一竖表示整个牛面,后来随着字体演变最终将弯笔连接并拉直。
通过汉字构意溯源还能有效地辨别易混淆的形近字。比如“未”“末”“本”。“未”小篆作 ,象木重枝叶,还未修剪之意,上端枝叶常短且小于下端枝叶,所以“未”字两横上短下长;“末”小篆作 ,木上加一横表示树木末梢之所在,为了强调末梢之意,故“末”字两横上长下短;“本”,小篆作 ,指事,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
教这类汉字时,除了上述解释它们的原初构意以外,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还应该采用图片演示、实物展现等方法让他们看明白汉字的起源及演变的大体过程,然后解说,指出字源,弄清字义。
构形理据讲解法。所谓汉字的构形理据,就是汉字形与义的关系,是构成汉字的理论依据,主要针对汉字中理据明晰度高的会意字而提出的。据统计,2500个常用汉字中有450个属于会意字。这些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组合而成的。在教学中,我们应采取构件拆分与组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造字的理据,从而达到掌握字形,理解字义的目的。如:
“走”,小篆作 ,由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和人脚构成,表示人在跑;
“否”,从口从不,从口里说不,表示不是、否定的意思;
“苗”,从艹从田,草长于田上,表示禾苗或未吐穗的庄稼;
“歪”,合“不正”二字为一字,表示不正、偏斜的意思。
通过对会意字构形理据的讲解,学生能很快认识和掌握这些汉字的字形和字义,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区分形近字。如“即”与“既”,在使用或书写中常被混淆,我们可以根据构形理据来分析:两字的甲骨文字形分别是 (即)、 (既),都与吃饭有关。 (即)的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是一个人面向食器,准备进餐。而“既”与“即”相反,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可见,“即”是接近食物,准备吃还没有吃时的情景;“既”是吃完了,表示了一个完成的状态。因此后来凡是表示接近、靠近的意思,体现一种将要发生或尚未完成的状态时,就用“即”,如:即使、立即、一拍即合、即刻等;凡是表示完、尽、已经的意思,就用“既”,如:既往不咎、一如既往、既然、既来之则安之等。
系统有理归纳法。有理归纳就是依据汉字结构的客观类型和组合程序进行系统的归类、总结,而且保证所有的归类都是合理的。这主要针对汉字中形声字而提出的。形声字在汉字中的比例非常大,2500个常用字中形声字就有1745个,约占70%。这一类汉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我们可以依据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一方面可以通过形旁表义的特点对形声字进行系统归纳。在教学中,我们先讲明形旁的意义,再由形旁引出其他字,然后区分各个字意义上的区别,从而认识意义相近的一批汉字。比如形旁“阝(左耳)”是由(阜)演化来的,所以从左耳旁的字“陵、阳、阴、阶、陕、障”等都与地势、山陵有关;而形旁“阝(右耳)”则是由(邑)演化来的,凡右耳旁的字“都、郊、邱、郑、郭、邮”等都与城邑有关。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声旁表音的特点把同一声符的形声字进行归纳。形声字中,有示音的构件,同一声旁的字原则上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这样通过声旁,我们可以系联一批同音的汉字,集中起来识记。比如声旁是“青”的“清、晴、情、精、睛”等字的读音都与“青”相同或相近(韵母相同);又如声符是“兆”的“桃、逃、跳、挑”等字与声符读音相近。通过同一声符的归纳,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一批同音或近音的字,提高识字速度。但是这种识字方法只适用于声符能准确示音的同声符字族,对于示音有例外的就不宜采用。如,声符为“各”的“赂、格、略、洛、格、酪”等字读音各不相同,就不宜采用这种声符系联的方法。
构件客观分析法。构件客观分析就是根据现代汉字的字形客观地分析构件的功能。这主要是针对汉字中一些记号字、半记号字或理据完全丧失的汉字而提出的。汉字的形体发展演变至楷书乃至现在的简化字之后,有一部分已全然或部分看不出与字义有关的构意了,如“声、总、专、乐、齐、乒、乓、寿、奉、春、为”等,我们把这类字称为记号字或半记号字。
这类汉字,在教学中一定要客观辩证地对待,对于那些半记号字,尽量将保留的部分构意说清楚,绝不可凭主观感觉臆造理据,如“春”字被人解释为“三个人晒太阳,表示春天的温暖”,这种说法似乎也有道理,可是经不起推敲:“春”字上部理解为“三个人”,那么“奉、秦、泰”呢,就讲不通了。其实“春”原写作“萅”,“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表示春季日光温暖、万木生长的意思,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构字理据了,变成了半记号字。再如“齐”,最初甲骨文写作,表示整齐,后来又加上装饰笔画整理之后写作“齊”,现在的简化字变成“齐”,仅有轮廓,成了记号字,看不到原初的构意了,若非要讲出理据,那必然会出错。
总之,在中小学的汉字教学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根据字形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构字理据可讲的一定要追本溯源地讲清楚,理据不明显或没有的则不可强求,更不能臆造。只有这样,才能科学有效地提高汉字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的识字水平。
(作者系河北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讲师)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