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文字

作者 金阳秋 来源 《语言文字报》 发布时间 2014-11-09

古币文字是铸在或刻在古币上的文字。古币文自上而下、自右而左来读,叫直读或顺读。自下而上、自左而右读,叫做回读或旋读。古币文的书体有篆、隶、真、草、行、瘦金和宋体等,即使是同一字体,手法也是变化多端的。

战国时期的古币文字属于古文字范畴

最早的古币文字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古币均为素背(钱币背面无文字),正面只有简单的文字。那时各国都使用本国文字,钱币书法无法统一。春秋战国时古币文大多是大篆。母钱大多就范刻成,字画复杂,书文质朴凝重,字无定法,书无定式。从严格意义上讲,战国时期的古币文,属于古文字范畴。

当权者与书法家书写的古币文字

秦朝统一文字后,铸造了秦半两、汉半两、五铢钱等,都一律采用简化小篆。秦半两为丞相李斯所书,端庄秀丽。这些古币使用期长达700多年,堪称我国的“长寿钱”,对汉字的规范和发展起了历史性的推动作用。
西汉王莽几次铸造的钱币形态各异,钱文多用“悬针篆”。如公元14年所铸的“货布”,字体狭长,笔画纤细工整,状若悬针,显得方润古雅而又奇特。
三国时“大泉五百”“当千”为当时著名书法家皇象所书,皆为玉箸体篆书,气韵飞动,遒劲潇洒。南北朝时期,北周通用的“布泉”“五行大布”和“永通万国”钱,都采用玉筋篆,笔画浑厚有力,婉圆流畅,被称为“篆法绝工”“六朝之冠”。
唐朝的“开元通宝”,有隶、篆两种钱文,均为欧阳询所书。欧阳询所书的“开元通宝”,体形介于汉隶与缪篆之间,用笔刻厉劲险,点画方雅,结构开朗爽健,备受书法爱好者、古币收藏者宠爱。南唐的“开元通宝”“唐国通宝”篆书,均为大书法家徐铉所书。
古币文字创作,最发达的是两宋。北宋古币文上,真、草、隶、篆、行、瘦金等体无所不有。北宋的“淳化元宝”“至道元宝”,楷、行、草三体均为宋太宗赵匡义亲写,是我国最早的御书钱。后有“景德元宝”“祥符元宝”,为宋真宗赵恒所书。“元丰通宝”行书为宋神宗所书。而宋徽宗赵佶写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是自己创造的瘦金体,字体铁线银钩,方寸之内游刃自如,隽秀俊逸之中显出从容不迫之感,在书法艺术上自成一体。北宋的“皇宋通宝”为九叠篆,篆笔豪绝精美、飘逸傲群。北宋的“元丰通宝”有篆、行、隶三体,隶书为苏东坡所书。

铸写古币文字的逸事

历代众多书法名家书写古币文,还有不少逸闻趣事。南朝战火不断,民不聊生。公元579年,永定皇帝铸造钱币,书写钱文者为了讽刺朝廷腐败,在写一枚“大货六铢”钱币时,故意让“六”字像一个人,弯腰俯首而泣,形象十分痛苦。皇帝一看大发脾气,下令将这批钱币全部回收,不得再铸,书写钱文者斩首。
唐代“开元通宝”背面的一弯月形指甲掐痕,据说是李渊妻子所作。大唐初定,高祖决定废“五铢钱”,发行新货币。钱样制成,送给李渊审定,他随手把钱样交给身边的皇后,皇后不知道钱样是黄蜡做成,就顺手用指甲在钱背后轻轻一戳,结果留下一弯指甲痕。按此样铸的钱就留有皇后的指甲印。民间称有弯月形的“开元通宝”为贵妃钱,一直沿用至今。

古币上的少数民族文字

除汉字之外,我国古币上还有其他少数民族文字。比如:粟特文——也称“突骑施钱”,公元6—8世纪在西北可汗部落流通的青铜币上的文字。回鹘文——公元9—14世纪,新疆高昌回鹘王国铸币上的文字。夏文——北宋时(1032—1227)党项族建立夏国,西夏钱币上的文字。蒙文——元朝钱币上的文字,如大元通宝等。满文——清朝钱币上的文字,“天命汗钱”满文相传为额尔德尼所书,及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清朝历代钱币背面出现的与汉字并用的文字等。伊斯兰文——拉锡丁汗红钱,清同治年间(1861—1874)新疆铸钱使用过的文字。中国古币无论文字的种类、内容都十分丰富,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QQXIUZI.CN 千千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