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有人说,在中华文明历史上,我们不应忘记这些人:仓颉创造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把汉字带进了信息时代,让中华汉字文化更富活力。王选所做的工作,就是国家著名的748工程,即关于研制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的汉字精密照排系统
对印刷来讲,文字雕刻技术是雕版印刷术中刻版工艺的核心技术,而印刷术又是包括雕刻术在内的、将手工雕刻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承印物上,从而取得大量复制品的转印复制术。手工雕刻技术成熟之后,转印复制术的发展和成熟则成为印刷术的关键性技术,也是印刷术发明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转印复制术在新石器
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张颔的学术人生与山西侯马紧密相连。《侯马盟书》因张颔的推测而得以问世,张颔因《侯马盟书》的研究而放出别样的风采。 1965年冬,张颔在山西原平县搞四清。侯马电厂搞基建挖土方发现了不少写有古代文字的石片、玉片,作为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的张颔闻讯,立即动身赶往考
雕刻文字,就是利用某种工具将文字刻在不同物体上。在远古,就是利用尖石、铜刀等工具,将一些符号、文字刻在陶器、木头、青铜、甲骨、石头、泥土等物体上。这也是一门技术。 雕刻与人类的记事方式有关,古人记事的方式以结绳记事和刻木记事开始。刻木记事可以说是文字雕刻的前身。随着文字的演变,
彝族是个古老的民族,是由南下的古氐羌先民与西南一些古代土著部落结合构成的族群,现主要居住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彝族自称诺苏聂苏尼等,他称诺苏泼阿西泼撒尼黑彝白彝等。汉文史料在不同时期则有不同的称法,如夷罗罗倮倮等。鉴于彝族众多的自称和他
彝语有6个方言,各地方言差异较大,假借文字也因地各异,这是彝文经书难解的原因之一。为使彝文能更好地为各方言区服务,四川凉山彝族地区以喜德语音为标准音、以圣乍话为基础方言制订了《四川彝文规范方案》,共确定819个规范彝字,于1975年开始在四川彝族地区推广使用,并设计了拉丁字母的《彝语拼音
壮族主要居住在广西、云南文山等地,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其中广西的壮族人口有1700多万。壮族是勤劳、聪明、勇敢的民族,先辈们筚路蓝缕,创造了稻作、花山、壮锦、歌圩等优秀文化,也曾利用汉字的形、音、义,以六书结构法创造了古壮字(亦称土俗字方块壮字),用以记录和传承山歌、民间故事等
对于壮文,人们并不陌生,我们天天使用的钞票,从面值1角到100元的纸币上,都印有5种文字,壮文就是其中的一种。自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第63次会议讨论通过《壮文方案》以来,壮文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积极稳步发展历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重视壮文的推行、使用,以及壮族文化的
263首页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