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文字博物馆学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古文字学、中国书法美学、中国文化史。本文摘编自中国文字博物馆第三届文字发展论坛论文集《由春节传说说到甲骨文的年岁祀》。 年字的出现始于周代说 此说不值一驳,只要随手翻检一下《甲骨文编》《古文字类编》《古文字字形表》等即知,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年字。此说虽然可笑,却不能以原来刘项不读书相讥,相反,这种说法极可能缘于对《尔雅释天》载,岁也。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一语的误解。《尔雅》中所谓周曰年中的曰在训诂学上是一个专用术语,

常耀华 2014-11-10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一次又一次落后挨打,这激起了士大夫的爱国情怀。他们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仅仅在于机器和技术,更在于民智早开和教育普及。他们看到在教育普及上,西方与日本使用的是易学易用的拼音文字或假名文字。他们感觉到中国文字笔画繁、读音乱的弊端。他们认为,必须改革汉字,用一种字话一律笔画简易的拼音文字来取代汉字。 那个时期,大批西方传教士来华,他们用罗马拼音文字把《圣经》译成各地方言。教会罗马字的推行,使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对民众进行扫盲教育,拼音字母不失为一种理想工具,由此群

东方白 2014-11-09

编者按 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到现在的现代汉字,尽管在形体、读音、字义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在性质上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现代的汉字和古代的汉字一脉相承,现代汉字是在古代汉字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而来的。 无论是行政力量强力推动的汉字改革,还是在漫长岁月里的汉字自然流变,汉字字体演变的直接驱动,就是能够更快更简洁地书写。这就决定了汉字字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趋简。人们常说,篆书如圈,隶书如蚕,楷书如站,行书如走,草书如跑。这形象地说明了汉字字体的演化,向着适应社会发展的更快捷书写的需求方向前进。在这

闻述之 2014-11-08

从甲骨文以来,汉字发生了许多变化。根据史实,这些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汉字改革和自然流变。 汉字改革是指人们有意识地、主动地治理汉字的过程,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指汉字自然的变化过程。汉字改革一般是非连续的、剧烈的,短期内通过社会行政力量来推动完成的;而汉字的自然流变是连续的、缓慢的、长期的。 汉字在起源之时,实际上是一幅幅逼真的图画,各个部落甚至每个人在写这些字,或者说画这些画时,都可能不一样,所以每个字的写法有很多种。这种现象在商代甲骨文中仍然非常明显。例如,甲骨文中尊字的写法至少有20种,羊

边继芝 2014-11-08

编者按 汉字的造字阶段很长,据专家考证,大约从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原始文字开始,一直到周朝(约公元前七八百年)基本结束。到了秦朝,汉字定型为小篆;其后,汉字的发展只是在写法上有所演变,没有再出现大规模的造字运动。在汉朝中期,出现了几位研究文字构造的学者,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他首次从字形入手探究字的本义和先人造字的原则。他将造字的方法分为6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种分类方法为后人普遍接受。被称为六书。虽然转注、假借更近似于使用文字的两种现象,而非造字的方法

东方白 2014-11-08

刻画符号即陶文,是指刻画在陶器上的文字,又称书契或刻符文字。有关文献记载和近古资料证明,陶文是我国文字的真正源头,其实刻画符号是汉字早期保存的重要形态,它表示的是汉字可视的最近源头。 有关刻画符号的古代文献记载有《尚书序》: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故曰书契也。又云以书契约其事也。许慎《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凡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从这些文献记载来看,书契也是用来记事的,是比后来殷商甲骨文更原始、更简单的契刻文字。考古资料证明,书契不但刻木,而且主要是刻陶,近代

闻述之 2014-11-08

汉字起源于八卦,其说由来已久。 《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系辞》还说:伏羲仰观象于天,俯视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可类万物之情。 相传伏羲治理天下时,对日月星辰、季节气候、草木兴衰等等,有一番深入的观察。一天,黄河中忽然跑出了龙马,龙马身上背负着图案,出现在黄河边上。也就是这一刻,他突然发现自己正处于一种强烈的精神震撼之中,深切地感到了自身与所膜拜的自然之间,出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和谐一致。他发现龙马身上的图案,与自己一直观察万

边继之 2014-11-08

汉字文化古老悠久,它和埃及圣书字、古代苏美尔文字、原始埃兰文字和克里特文字,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它们都经过由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而那些古文字在历史演变中,有的因停止使用丧失了生命力,有的变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识读,被外来文字取代。唯有汉字,没有间断地使用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一种有着严密体系的表意文字,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思想交流的工具,是一个民族传统与文化得以延续的主要手段,中华文明依靠汉字才得以绵延不断地发展下来。探讨它的源头,对理解汉字的历史和发展规律,有

东方白 2014-11-08
176首页上一页12131415161718下一页尾页
QQXIUZI.CN 千千秀字